3.3 历史学、哲学、科学和医学(3)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公元前470—前399年)开创了一个哲学新时代。由于他狂热地确信天地万物之中存在着一种永恒的道德和思想秩序,他几乎反对诡辩学派的一切主张。但是,苏格拉底同诡辩学派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他拒绝对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他聚焦于人的问题,他希望赋予个人自己作出道德选择的权力。

苏格拉底达到真正的道德与思想价值观的方法简单得使人觉得受了骗,又难以捉摸得令人恼火。他的思想核心是灵魂(psyche,心神或灵魂);灵魂不朽;认定灵魂比凡人和注定要死亡的躯体重要。人要有智慧,就得让他们的头脑充实最大量的知识,以保护、滋养和扩展其灵魂。灵魂所需要的知识,必须通过刺激性交谈和辩论以及靠对抽象美德和道德价值观的感悟才能获得。只有到了这种境界,灵魂才能接近于其最高潜能。

苏格拉底宣称,“知识即美德”;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通过个人奋斗达到自我启蒙而知道了真理,他就不会去做坏事。这句道德格言也可以倒过来讲:做坏事的人之所以做坏事是由于无知。如果人们用灵魂更深刻更加条理清楚地去思考,他们就会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关于人性本善和真知灼见之必要性的信念成为西方思想的核心信条。

指明了求知正道以后,苏格拉底将意犹未尽之处留给了他的学生们。他以正义的含义一类的问题向年轻学子们连珠炮似地发问,运用严密的逻辑驳斥惴惴不安的学生们意欲给出确切定义的一切尝试。于是——一如我们所知道有关苏格拉底的主要资料来源即柏拉图的对话篇系列所示——陷入混乱的学生们承认他们的知识还差得很远很远。苏格拉底一步紧一步地提问题,间或穿插一些清雅幽默之词和讽刺挖苦之言,磨炼他的学生们的逻辑技巧,逼使他们以他们自认无知的姿态去求知。希腊罗马许多教师采纳了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它至今仍是一种受尊敬的教学法。

这个时代的雅典人开始认为苏格拉底是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一个威胁。这个身材矮小、风度不雅、其貌不扬的男人——一如保存下来的塑像所示——由于他的公开议论而引起这个城邦里的怀疑(图3.12)。雅典于公元前404年沦入斯巴达人之手时,对苏格拉底的反对情绪开始高涨。许多市民此时发现他的话和他的追随者的行为是颠覆,甚至是亵渎神明。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五年,苏格拉底被斥为不敬神、腐蚀雅典青年,一个陪审团宣判他有罪,判处他死刑。他从前的一位学生柏拉图深受苏格拉底雄辩有力但依然无效的抗辩之感动,也因为判他死刑之冤屈而激动,因此,这位年轻人以其余生致力于纠正错误,解释苏格拉底的哲学。实际上,柏拉图将他的四部著作敬献给苏格拉底的最后时日,其中一部是《斐多篇》(),它以坚持灵魂不朽的辩护描述了临终情景。苏格拉底的精神盘旋于其余希腊哲学之上,特别是萦绕在他最有名的学生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年)的成就之中。柏拉图的哲学乃西方(idealism)的源泉,唯心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它强调精神价值,认为理念而不是物质是存在的万物之本原。(Platonism)依据源自苏格拉底哲学的前提假设——心灵概念和回忆理论。同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看重不灭不变的灵魂而看轻终有一死和多变的躯体。不过,柏拉图提出了一对新的两极,他赞成由范型(Form)或理念(Idea)构成的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看不见的世界。灵魂的真正归宿是范型世界。人生前死后灵魂都附在范型上——那时,灵魂在永恒的理念世界里游荡。相反,躯体只活在物质世界里,完全同化在感官生活里。灵魂一旦陷进躯体里,就只能通过回忆瞥见更高的现实,或范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