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难也不难

三、公务员考试难也不难

很多人都会说,公务员考试很难,既是天下第一大考,又是天下第一难考!有些人看到国考报名总人数达150万人,大部分职位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一下子就被吓着了,感觉好难,考上的希望渺茫,未考心就先败退下来,索性弃权,不参加了。

那么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很难?应该说,总体而言的确是难。公务员考试的“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试题难度较大。公务员考试考查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数学、天文、地理、历史、生物、写作、时事政治、逻辑推理等,除了英语之外,其他科目都可能考到,所以要求考生肚里的“墨水”够多,涉猎的知识够广泛,这些需要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公务员的考题比较灵活,不拘泥套路,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实现,而是变化多端,注重考查思维应变能力;公务员题量大,多则140道题目,时间只有120分钟,平均分配一下,做一道题不到一分钟时间,十分注重考查考生的反应速度。其实公务员面试也是如此,要求在极短时间内理出思路,进行作答,而不容考生长时间准备,更不能上网搜集好材料才作答。公务员考试就像全程马拉松比赛,如果慢悠悠地走,相信不少人都能走完(如果连走都走不完,自然先淘汰),但若要在两个多小时内跑完,那恐怕能做到的就不多,只有做到的,才有机会获胜。二是竞争的激烈,这道理很浅显,毕竟岗位有限,而求职者众多,这就像寺庙里只有一份粥,如果只有一个僧人,那不用竞争,自然归他,但假若来了十几人,甚至几百人,那怎么办,只能拼武功,谁武功厉害,打败了对手,就能获得这份粥。公务员考试甚至更残酷,为何?如果僧人不想打,那可以把粥平分,一人吃一点;但公务员考试不行,一个职位只能让一个人担任,不能由几个人商量好共同来做。

不过,公务员考试也不尽然都难,只要你能力足够,灵活掌握方法,那么难也不难。这主要体现在几方面:第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水平,只要水平达到了公务员报考的要求,那就不觉得难了,比如大家都认为空中走钢丝难度很大,但那些擅长走钢丝的人具备了这项能力,就会如履平地一般,轻而易举地走完钢丝。要达到公务员报考要求的水平,就需要考生努力学习,认真准备,同时讲究策略方法(下文会逐步展开谈)。第二,在考题方面,也不是全部都难,一般而言,国考的考题难度十分大,几乎年年都难,省考的考题会容易点(有时也难),有些事业单位的考题则更简单(偶尔也难)。拿我来说,国考行测和申论两门合计分数106.4分就进入前三名了,而第一次省考的时候,考了140分才排第七名。有一次事业单位考试,总分100分,我考了86分还排在十名开外,据了解要考90分以上才能入围面试。我认为,考题的难易不是主要的,因为难的话大家都难,分数都比较低;容易的话大家都容易,分数都较高,关键是不管考题难易都能考入前三名(有些职位前五名入围面试),那才算真正厉害。第三,选择职位也有策略,选得好可以让竞争不那么激烈。现今,公务员报考都是直接报某个职位的,比如报考潮州市职位时,分别按以下岗位报考:饶平县国税局会计岗(1名)、湘桥区国税局会计岗(1名)、潮安县国税局会计岗(1名)。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如饶平县国税局会计岗位只报10人,湘桥区国税局报了100人,潮安县国税局报了1000人。如此,同样都是潮州市下属国税局的会计岗位,却能出现竞争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饶平县的竞争程度最低(10%),而潮安县竞争程度最高(达1‰)。假若考生能够有效选择,就能选到职位不错、但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岗位(具体技巧在下一章会展开谈)。第四,一些西部地区或者东部、中部经济落后地区(如贫困县、山区县)的岗位,录取分数相对低得多,还经常出现报名名额不满的情况,需要经过调剂才能完成。假若考生能够选择这样的岗位,其实考上的概率蛮大,自然不算难。另外,三四线城市比一二线大城市易考,郊县的单位比市区的单位易考,基层的单位比市级以上的单位易考,等等。

此外,想跟大家说说古代科举考试,古代为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要过上领朝廷的薪俸的生活,也必须考试。科举考试只有考上了进士,才能当上“国家公务员”,像秀才是没法当“公务员”的,举人当“公务员”的概率也很小,只能当替补,等有“公务员”退休了或暴毙了或辞职不干了才能替补上,有的时候等了一辈子都等不到,只好选择继续考进士,才能确保能安排职位。而进士招考的数量有多少?唐朝只招几十人而已,到明朝招的算比较多,但也只有100~300名而已,而且三年才招考一次,其难度可想而知。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公务员招的就多了,国考每年招一两万人,各省的省考每年招几千人,单广东省一年就招公务员一万名左右。全国各省相加每年约招了十几万人,数量是古代招进士的N倍。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的机会已经算很多了,不算难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