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就要认真准备

四、要考就要认真准备

在你真正了解了公务员之后,认为公务员岗位很适合你、你也很适合做公务员,且报考动机良好,切实愿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你就勇敢报考吧,并认真准备,发愤读书。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只有努力付出了,才有成功的希望,而没有付出,则一点希望都没有。  

要准备多久

在安排准备时间上,经常会出现三种类型的考生:第一种是所谓的裸考者,即没有做任何复习,甚至不知道公考究竟考什么,只是为了不浪费报名费,到了考试时间才仓促上阵应考。第二种是在报名以后才开始买资料进行复习,经常过了不到一个月就上阵了。可以说,大多数人属于该类型,其实也算临时抱佛脚。第三种是早早就开始复习准备,如有些大学生,刚上大学就开始接触公务员考试资料了。一般而言,准备时间越早越充分,考上的概率自然更大。

以上几种类型哪个比较好呢?本人认为,如果考生是应届的,那么提早半年至一年开始复习比较合适,准备时间太晚则复习不充分,太早的话(如大一、大二就开始)可能会影响正常功课,当然在大二、大三的时候适当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内容也有必要。如果考生是往届的,且接连参加了多次公考,例如参加了春季省考,又参加秋季省考、年底的国考,那么就无所谓提早多久复习了,只要保持连续复习就行,因为前面准备的知识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面试准备又有所区别,大部分人都是在查了笔试成绩、知道入围面试后才开始复习的,我以前也是这样,但实践证明,这样复习太晚了,准备难以充分,我建议越早复习越好,平时就要进行积累,具体方法会在面试一章阐述。  

要不要放弃工作备考

在该问题上,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工作比较忙,甚至经常加班,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复习;另一种是放弃工作,整天待在家里复习,无心去求职,一心只为公考。我本人备考并不属于以上两种,而是属于第三种,即白天上班,把工作做好,在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复习。我认为这种做法比较合理,能够做到工作和备考两不误。相比之下,第一种的话根本没时间复习,自然谈不上怎么准备,可以说成功概率十分小;第二种的话,如果毕业了还不去工作,这难免要“啃老”,太依赖父母,让父母压力倍增,自己也显得不够自立,更缺少了到外面锻炼的机会,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此外,整天复习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容易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生怕考试失败,越怕则越不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一旦失败了,心理压力更大,无颜面对众人,甚至精神濒临崩溃。所以我建议最好是边工作边备考,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该歇息得歇息,该锻炼身体得锻炼身体。  

要准备什么内容

要准备什么,得先了解公务员考试考什么。简言之,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以及面试。具体而言,笔试有几方面内容:一是言语理解与表达,相当考语文知识,所以平时要把语文学好,不要只顾读外语而不重视母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二是数量关系,相当于考数学知识,许多是初中高中时学过的数学,只是难度稍大,有点类似奥数;三是判断推理,相当于考形式逻辑学,考查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这需要在日常培养,并加以专项训练;四是资料分析,相当于考统计知识,统计中又结合数学运算;五是常识判断,该模块可谓大杂烩,考试的内容包括法律、时政、文化、历史、生物、化学等,内容非常广泛,所以考生平时要多看书,不断积累知识,才能更好地攻克该模块;六是申论的材料分析、归纳、提建议、写讲话稿、写议论文等;七是面试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对时事政治、名言、漫画等的分析,以及人际关系处理、应急处理、组织活动、现场演讲等。我们要对可能考查的每个方面都进行准备,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学会融会贯通;既要注重考前复习,又要注重日常积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