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设置玩的“障碍”(2)

在经过了多次类似的训练之后,像上次小露丝那样的事再也没有出现过。事实证明,莱拉小姐的做法效果确实不错。

我在国内开设教育培训课程的时候,许多家长也提到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程女士有一个3岁的女儿晶晶,从小跟着外婆和外公,生性胆小,遇到很小的问题也要大人帮助才能解决。比如到公园玩的时候,进公共厕所小便也要外婆陪着,否则她就不进去。后来进了幼儿园,在和小朋友的交流上不是很积极。在参加集体游戏的时候,稍微不顺心她就会退出游戏,不管同伴怎么邀请和解释,都不愿意继续进行下去。

晶晶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如果家长从小对孩子有求必应,从来不加拒绝,并不算什么好事。如果你的孩子平时走惯了平坦的路、听惯了顺耳的话、做惯了顺心的事,那么稍有不如意,他就会感觉很不习惯,从而变得情绪紧张,束手无策。特别是从小在大人呵护下很少独立行事的孩子,特别容易离群,稍遇不顺就会退缩,这样自然容易导致孩子日后的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大人这里下手,撤掉无处不在的呵护,让孩子在现实中经历一些困难,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

在孩子最喜欢做的游戏中设置一些障碍,或者在孩子提出某些要求的时候设置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会逐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在接受我的建议之后,程女士对晶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晶晶是个爱漂亮的女孩,喜欢漂亮的衣服。于是,在给晶晶买裙子的时候,尽管最终的价格还是妈妈和导购小姐商定,但程女士要求晶晶必须自己首先跟导购小姐接洽。而且,在试穿裙子的时候也是晶晶一人进试衣间。到收银台交钱开条的任务也由晶晶承担。类似的训练还有让晶晶单独完成到超市购买日用品的任务。随着这种训练的增多,小晶晶终于慢慢改变了懦弱的性格,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外向,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自信心也越来越充足。

在对夏彦的教育中,我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

也许与她妈妈的秉性有一点相同,小夏彦的性格在3岁之前表现得有些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孩子交流。她3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自己的房间里玩着几件很有趣的玩具。当夏彦透过门缝看到那些玩具的时候,露出很羡慕的表情,但一直不言不语地偎在我身边,盯着门缝往里看,我知道她是想让大人先开口让她去玩。但当我的朋友微笑着要去向儿子彼得给夏彦讨玩具的时候,我用眼神制止了他。然后我对夏彦说:“如果你想玩玩具,可以去向彼得争取,如果他愿意给你玩,你很快就能和他一起玩那些有趣的玩具了。”但夏彦还是犹豫不决。我又说:“如果不付出努力去尝试一下,你肯定一点机会也不会有。你愿意尝试吗?”最终夏彦还是鼓起勇气决定尝试一下,当她打开门细声细气地小心提出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彼得很高兴地答应了她,并让她随便挑。夏彦长出一口气,她大概想不到突破自己的心理局限之后,事情会变得如此简单。也可以这样认为:夏彦战胜了那个内向的自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