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设置玩的“障碍”(1)

◎给孩子设置玩的“障碍”

我在和莱拉小姐交流的时候,听她说过这样一件事:5岁的小露丝一直是个开朗的女孩,但因为有一次,她和小朋友争夺一个玩具而受到了莱拉小姐的批评,露丝感觉很委屈,于是一整天都不愿意说话,对谁都爱理不理的。

到了第二天,露丝的妈妈打电话给莱拉说,露丝昨天晚上回家哭鼻子了,哭得特别伤心,今天早上怎么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了。问她为什么,露丝说老师不应该批评她,因为她没有错,是凯蒂错了,她早就跟凯蒂商量好,自己先玩那个新芭比娃娃,然后凯蒂再玩,但后来凯蒂反悔了。

莱拉小姐让露丝听电话,安慰了她,并郑重地向她道歉,露丝才勉强答应来了幼儿园。

说起这件事,莱拉小姐有点担心。她认为,长期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自尊心太强,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什么好事。可以肯定的是,将来进入社会后,这些孩子必须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长期顺境产生的错觉会让他们难以承受挫折感带来的巨大落差。所以,与承受能力强的孩子相比,他们要花更大的力气将失衡的心理调整到正常状态,花更多的时间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有必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本来就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挑战,他们必须接受现实,并尽早适应现实。”

但用说教的方式无疑太过枯燥,孩子们也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所以效果不会太好。为此,莱拉小姐想到的办法是,在玩耍和游戏中给他们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不时体验到失败带来的沮丧,而当他们陷入沮丧的时候,就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以后的时间里,莱拉尝试了自己制订的计划。

在设置了“陷阱”的游戏中,被中途淘汰的孩子只能被冷落在一边看着别的孩子开心地做游戏,明显表现出失落情绪,监督游戏规则执行的莱拉也没有给他们任何一点安慰。直到整个游戏结束后,莱拉小姐才会把闷闷不乐的他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必须面对的规则!做不好,就要被淘汰。而且,你们将来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上学时如此,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更是如此。这就是生活。”

在带孩子们外出爬山的时候,莱拉小姐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崎岖不平的小路让孩子们走,有好几个孩子因为感觉太累不想继续下去,还有的孩子因为摔跤擦伤了小腿,也要求退出,但都被莱拉小姐拒绝了,她说,这样的苦都没办法忍受的话,他们将来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生活的挑战。孩子们被迫坚持到最后,但他们对自己却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比以前更坚强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