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的货币制度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 1023年于成都发行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全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是四川土话,是票证、票券的意思,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早了600多年。
后来,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他在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的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自此使欧洲人了解了纸币。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被日本人所收藏。
在欧洲,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是瑞典。1656年成立的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从1661年开始发行纸币。经济史学者认为,这是欧洲最早发行的纸币。美国是到1692年才使用纸币,法国于1716年也开始发行纸币。
随着社会进步,由于商贸扩展的需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依靠自然资源制成的金属货币,无论是从来源上还是从操作上,都越来越难以满足大规模流通的需要,于是纸质信用货币在全球范围逐渐流行起来。
然而在纸币流行之前,金银曾是交易结算货币。据史料记载, 12世纪中期,由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女真族人建立的金帝国,在灭掉北宋后占领了汴州(今河南开封市)。金帝国早在1141年就开始铸造铜币,由于币质一般,极易仿制,一些地方官吏、富豪大量私下铸币,造成造币原料铜的短缺。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全国流通纸币“交钞”,对缓解市场上铜币的短缺、调节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0年,同样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又以白银为铸材,正式铸成法定货币“宝货”投入市场流通,从而将中国上溯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改铸成法定银币。这种铸币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