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波斯湾沿岸有着很广阔的贸易网,当时的交易方式是物物交换,用自己已有的物资去交换自己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而原始实物货币可谓五花八门,贝壳、羽毛、布料、盐和牲畜都曾是交换工具。古埃及甚至以土地或奴隶作为士兵的薪饷。古罗马士兵得到的军饷曾经有食用盐。拉丁文Sal的意思就是“盐”,英文工资“Salary”一词就是从Sal演变而来的。到了20世纪,在一些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用特殊形状的羽毛、矿石和金属制品作为货币的现象。
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曾把贝壳当做货币来使用。欧洲人从西非购买奴隶,使用的就是贝币,亚洲、澳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地方,也都使用过贝币。当年西方殖民者进入美洲时,被欧洲人视为至宝的金银,在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眼里却一文不值,他们拒用金币或银币,这在当代人看来简直是傻透了。但是印第安人的皮毛产品是当时殖民地经济中的热门商品,他们要求欧洲人使用“真正的钱”—贝壳串珠(Wampumpeag,用复杂的方法将蚌壳中的小珠串制而成)来做交易。
中国也有以贝壳做交易的历史。商朝中期以后,当时流通最广泛的贝币,由于来源不稳定致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才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来替代,有人制作玉贝、石贝、木贝、骨贝以及蚌贝,以补充天然海贝的不足。那时低面值的“贝币”在市场交换中的麻烦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为了买一头牛,要背上成袋的“贝币”或者“仿贝”到市场上去,支付时的计算也很费事。而购买更贵重的商品时,携带的“贝币”恐怕要斗量车载了。
因此,商朝中晚期(距今3100年左右),随着冶金工艺的发展,青铜冶炼技术日渐成熟,青铜币应运而生。青铜铸造的铜质仿形海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在秦统一中国前的西周、东周时期,由于各诸侯国(部落)的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各以其主要生产工具或特选对象为原型,进行铸币,出现了复杂多样的金属仿形货币。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具有诸侯割据地域特色的四大货币体系,即刀币、楚币、圜钱和布(铲)币。
“布”为“镈”的假借字,由农耕经济的铲形农具“钱”、“镈”的发展演变而来,这也是后世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由。布币造型艺术特别富于审美价值,今天人们仍把布币视做中国钱币文化的象征。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徽由三个金红色的布币组成;中国农业银行的行徽则用布币和麦穗构成;人民币的水印也有布币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