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应对危险,就没有资格当领袖(3)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昌率领国民革命军贺龙、叶挺部两万多人起义了,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军旗上飘扬着“八一”字样,就是它永恒的纪念。八一起义的部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绝对优势的军队围追堵截,最后被打散了,只有后来赶到的陈毅帮着朱德带领数千人坚持游击。

毛泽东这时仍隐蔽在环境极其险恶的武汉,中共中央实行紧急疏散时曾准备派他到四川去,他要求仍回自己更熟悉、并且武装起义条件正趋成熟的湖南,这是好事啊,危急时刻有人站出来挑担子,实在值得赞扬,毛泽东要求下基层,这要求自然得到批准。

毛泽东出席了著名的“八七会议”,陈独秀为自己书生意气付出了代价,俄国人简单地将导致数十万人的牺牲与流血的责任扣在陈独秀的头上了事,陈独秀黯然离开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会议确定了土改和革命两大方针,但谁领头呢?共产国际提出的政治局名单,只是将陈独秀踢了出去,依然没有毛泽东。此时毛泽东两头不落好,陈独秀没有重用他,共产国际也没有看上他。蔡和森不干了,他站出来强烈反对,他提出毛泽东应当进入政治局,并表示如果名额不够,他可以退出,以蔡和森在党内的资格,没有太多的人能与他相比。在这种先发制人的强烈要求下,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是蔡和森做出的巨大贡献。共产国际的这帮大爷只是按照学历和个人好恶来给共产党安排人事,可见我党尚处于任人摆布的幼年。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后来人们熟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重要论断,这是血中得来的教训,一切的努力化作泡影,一切的利益烟消云散,没有枪连命都保不住,一切口头高喊的主义、理想、真理都没了基础。简单说,就是毛泽东觉悟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才是真理,大约会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它可以说是毛泽东寻找到的最大的本原。多少年的努力,上下探求的本原,不是什么书本上的正义,不是圣贤的语录,而是现实社会中的实力。这一道理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这样的真理在蒋介石和军阀那里是不需要证明的,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土匪们没有理论,也不需要理论,只要手里有上几条枪,就能在世界上横着走,这样的道理却最难让革命者接受,因为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强权的合理性得到了证明,而处于弱势中的革命者的合理性受到了挑战,他们的信念和道路都会发生地震。

留苏归来的瞿秋白,与毛泽东关系极近,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离经叛道,马克思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创造价值,结论是生产资料公有。马克思费了一生的精力,就是想证明被统治的工人阶级具有正义性和先进性,列宁看上去也是依靠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毛泽东却抛开了这一事件的正义性,抓住了古今中外的一切事件背后的重要力量——枪杆子,看到了列宁领导的工人手中的枪。所以后来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但谁又能说有理就一定能赢呢?要想胜利靠什么呢?答案是胜利不能靠文字,也不能靠语言,而是世俗力量,是枪杆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