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第一力量:农民(1)

实力是最大的真理

发现第一力量:农民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蒋介石比毛泽东早一步懂得枪杆子的重要性,也早一步掌握了枪杆子,靠着与买办联手,最终得到中国的财主们的支持,爬上了中国统治者的宝座,用中国的国家利益作为抵押品,获得了英美财团的金钱支持,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初一看好像是获利不小。但他的提案,却将热衷于搞宣传的毛泽东逼到了培养自己的力量那里,这恐怕是任何反动派都没有想到的。

上层的路被蒋介石堵死了,这看来是坏事但却是好事。把坏事变成好事是天才的特质。因为毛泽东的心向下转了,转向了他的力量基础,那就是广大的农民。

毛泽东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然而,他走向社会的时候,却是希望自己通过修养和努力,进入社会上层的俱乐部,他小心翼翼包装着自己,以防自己身上的农民味道散发出来。他热衷于读书,热衷于组织留学,热衷于和教授名流交往,积极参加共产党的建立,热情为国民党做宣传工作。我们从保留下来的照片上就能看出,年轻的毛泽东的打扮几乎是一袭长衫,头发中分,颇有名士风度,唯一与其他的领袖不同的是他总在寻找支撑自己的力量,对隐藏在农民中的力量,他一开始也没有确认。

建党初期,按照陈、李从俄国学来的道理去办是毛泽东的基本路子,他首先关注的是工人运动,党内有一个比较明白的人叫恽代英(烈士),他在1923年曾写信给毛泽东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教育家)到乡村里去搞一搞。毛泽东认为,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过来,怎么顾得上农村呢?

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在实践上致力于农民运动的,是彭湃(烈士),他组织的农会颇有成果。

说起来,把毛泽东逼到农民那里还真的是拜国民党右派们所赐,就是上面说过的被国民党右派们从上海赶走的那次。

1924年12月,毛泽东离开上海回湖南老家养病,命中注定,他就是和农民有血肉相连的缘分。他惊奇地发现“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于是,他尝试着“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