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3)

要论起国家战略,最高明的还是美国人。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是美国人为了培养亲美的势力,在应当退还中国的赔款里附加上指定用途,在中国修建的,直到解放后清华才与美国人断了关系,成了新中国工程师的摇篮。

俄国人最初选择了北大人来做他们的代言人,这是研究共产党史无法回避的一点,也是存在最多误区之处。以后的历史将证明是毛泽东的加入改变了共产党的方方面面。

建党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从有了党,天地变颜色。建党初期的共产党是一个松散的知识分子俱乐部,进出自由,有的人参加了建党,紧接着就忙自己的家庭小日子去了。共产党的建立在历史上之所以是大事,是因为后来辉煌的胜利,但这一胜利所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相反一开始什么也没有。

所以建党后,毛泽东依然需要找一份职业,他创办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学,他请上海建党者、湖南老乡李达来当校长。可见毛泽东热情结交之心,湖南人很抱团,这叫人不得不服。

此时陈独秀表现出了家长式的独裁倾向,一些不服陈独秀的人纷纷退党,其中有名的有李达、邵力子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独秀几乎是一个人说了算,手下的人进出很随意,可见大家也没有过于看重共产党的未来。

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二百多名青年,这里面就有陈赓。大将陈赓与毛泽东也有师生之缘。对于国家、社会和党来讲,巨变来自有了一个毛泽东,对于个人命运来讲,很大程度上看你距离毛泽东有多远。

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毛泽东开始着手组建湖南地方党组织,毛泽东的党员就是他的同学、亲人,甚至还有他的老师。这一点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它表明毛泽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全力以赴的,这是他自己的事业,他的力量来自他最密切的人,是不会背叛他的人们。

留法的李立三热衷于工人运动,被遣送回国,此时在毛泽东手下工作。夏曦、郭亮、陈昌、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黄静源、杨开慧等革命烈士,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

既然叫共产党,又是在俄国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成立的,而俄国老师告诉我们,力量来自工人阶级,怎么样获得工人阶级的支持呢?那就要做工人运动,怎么样做工人运动呢?那就要到工人中去,虽然不会像列宁同志那样,一挥手,工人就嗷嗷叫着“为了列宁,冲啊!”于是就胜利了,但工人运动是一条光明的路,是已经被列宁同志证明了正确的路,这一点总是没错的。照着葫芦画瓢,先学着做,既然是真理那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惜这仍然只是理论。毛泽东也是很长时间以后才知道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