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2)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是所有小组中最早开始有了行动的,“而其他地区的同志多数尚处于思想层面”。这段话很客气,其实说明了大家只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能为全党指出道路,他之所以否定别人的路线,就是因为他知道那些路走不通。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试过了。 1921年6月,毛泽东和何叔衡一道前往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2位代表,有意思的是李大钊并没有参加,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抽身,于是指派了一个代表与会,与会的还有两个共产国际的代表。

12个代表中后来两人脱党:李达、李汉俊;两人被开除:刘仁静(托派)、张国焘;两人当了汉奸:陈公博、周佛海;四个人牺牲:邓恩铭、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病逝)。只有两人1949年登上了天安门:毛泽东、董必武。

改变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他们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大概是学历最低的一个。

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说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北大高级知识分子的俱乐部也是十分恰当和准确的。

毛泽东除担任记录外,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小组的情况。的确,毛泽东有着比其他人多得多的实际活动经验,但其他人精通外文,读马克思著作多,不少人常常引经据典——当然是马列的经典而不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涉及许多西方的理论问题,这都是毛泽东的弱项,尤其是外文,所以,毛泽东给与会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其实是毛泽东和他们无法交流,所以沉默不语。此时的共产党更像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者俱乐部,夸夸其谈,而不是一个战斗团体,与这些人待在一起,凸显出毛学历和外语的劣势。

中国共产党是胜利者,有着无上的荣光。胜利后的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力量,所以1921年党的成立,在后来被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曾经问过一位老共产党员,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老人说,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又问:代表人民就意味着肯定能胜利?老人说是的。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农民起义是失败的?如果中国共产党天然地应当胜利,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为什么不是北大的教授学者,也不是留法留苏的洋学生,而是中专生毛泽东呢?

许多人其实没有这么想过这个问题。

参加建党给毛泽东后来在党内以超然的地位,但要是认为建党有什么直接好处,也不是那么回事。要做的事情很多,怎样开展工作?党的“一大”会议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办法。显然未来应该做什么,他们多数在等待俄国人的指示。无数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人支持下成立的,它是俄国国家战略在中国的渗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