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1)

第三章 幼年共产党:没有行动力,就无法掌握主动

互相借力,第一次国共合作

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

毛泽东将新民学会的学友引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毛泽东已经和陈独秀建立了联系。

早在1920年8月,陈独秀等已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发起组,陈独秀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干,请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创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

当时,毛泽东已父母双亡,他先后把小弟弟毛泽覃和从小在他家里长大的堂妹毛泽建接来长沙读书,安排毛泽民在一师附小做校务。他的弟弟妹妹跟随了自己的兄长,却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相反,毛泽建、毛泽覃、毛泽民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举家为国,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在遇到各种打击的时候,都隐忍等待、决不放弃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将自己的亲人和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加入了共产党,而其他党的建立者多是个人参与,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进出的。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党史中说到这一段,多是注重毛泽东的行动,而我们依然想知道他的心理变化。此时的毛泽东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中有某种缺陷的话,不要紧张,改不了也不要难过。因为自己的缺点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大,大到别人不可接受,就像年轻人看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郁闷得要命,对别人来讲这根本不是事儿。关注人生目标、解决重大问题,这比天天盯着自己的缺点重要,当然最好是有意识地主动注意克服缺点。这就是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样一段话,其实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影响我们成功的因素到底哪个是主要的?我们不知道!圣人告诉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可真要是照着这套方案做,没准什么都做不成,孔夫子的名气再大,也没有办法掩饰他是一个世俗领域的失败者。

性格因素到底在人的成功中占据多大的成分,估计谁也说不清楚。性格温和的人最易和人相处,往往更有人缘,似乎距离成功更近些,其实这是假象,因为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天生就有另一种缺陷,那就是不够锋利,缺少突破力,而真正解决问题和困难,有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决绝的意志力。世俗中的人在平和的时期一般接受温良性格的朋友更多些,但明白人会以利益来取舍,有利可图,踹着不走;无利可图,求着不来。所以性格鲜明的人,实在没有必要非得将自己的棱角磨平来适应他人。关键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大事情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