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中最大的赢家就是拥有自己房屋的普通中产阶级。他们的劳动力收入与价格上涨保持同步,其房屋价值是真实的,其要支付的购房贷款根本没有增长;联邦政府推出的收入所得税会变得些许日益繁重,但与房屋产权带来的利益相比这种负担微不足道。如果是中等收入水平的房屋租赁人,生活则并不好过,但从总体上说还是可以基本跟得上通货膨胀的脚步的。” 相比之下,米纳里克发现,拥有较高收入的房屋所有者,即年薪超过3.75万美元、位于财富阶梯顶层的10%美国家庭的人群,则“从本质上讲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虽然他们的薪水跟得上通胀的脚步,但金融资产却遭到了侵蚀。“通货膨胀发生时,他们的财富不再安全,也不再是能产生利润的价值储备。” 米纳里克解释道。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N·沃尔夫(Edward N. Wolff)也进行过类似研究,他针对始于1969年、止于1974年经济大衰退后发生的现代通货膨胀急剧上升所造成的第一次美国经济停滞给美国财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这段时期里,沃尔夫总结道:“通货膨胀的走势看上去就像是美国政府不断推出并完善的税收制度,引导财富接受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
米纳里克发现,通货膨胀对穷人和老人两种群体的影响还要更加模棱两可,但要比广泛政治言论所鼓吹的更加温和。一般来说,人们认为通货膨胀对这两类群体造成的破坏会最为严重,因为他们每月领取的救济金或退休金是固定不变的,但米纳里克认为这种理论并不正确。经济陷入停滞后,美国政府推出(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低收入家庭救济金也会普遍随物价上涨而有所提高。许多穷人在飞涨的生活成本面前是安全的,即医疗成本和住房成本,因为他们享受的是医疗补助和公共住房。“在短时期内,低收入家庭的确是物价上涨的最大受害人,因为他们的存款不多,可用资金也不多,”米纳里克写道,“但从长期来看,他们的收入很快就会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当然穷人依然是穷人,只不过通货膨胀对穷人的影响并不比对其他人群更糟。
老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保护。社会保障体系与通货膨胀率是挂钩的,前者会每月自动发生调整,以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米纳里克发现老人群体中受害最深的“是那些过于依赖个人养老金或个人储蓄存款的老人。而所谓社会保障制度受益人会成为通货膨胀最大输家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能够解释这种财富逆转现象(即以少数人受损为代价的多数人受益)的核心因素就是房产所有权。三分之二的美国家庭仅拥有一种永不贬值的真正资产,那就是他们居住的房子。通货膨胀期间,房产是可用的最佳投资工具;当然其并不像债券和股票那样可以让持有人每年获得利息或分红,但在70年代的美国,房产是优于这二者的最佳投资手段。平均来讲,在美国大多数地区,房产价值会随通货膨胀而提高,甚至会比普通物价上涨得更快。同时,人们会为了持续拥有房产而持续向银行归还当初借入的大额房屋贷款,这样一来对于债务人来说,通货膨胀就是一笔赚钱的生意。随着普通家庭收入的上涨,真正的房屋贷款压力就会越来越小。例如,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在1969年花费3.5万美元购得一处房产,每月需还贷款400美元左右。10年后,房屋可能已经升值为9万美元,家庭收入也已翻番,但月供贷款仍为400美元。一般来说,房屋贷款始终是家庭每月需要支付的最大账单,但却始终未发生通货膨胀,相反作为占用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其反而实际发生了缩水,反倒为家庭其他开支剩余了更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