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的美国家庭以及程度较低的第二层人群理所当然构成了华尔街投资生意的主要客户群。他们的资产净值总额达到了1.6万亿美元左右。
2%最富有的美国家庭手中拥有美国全部流动资产的30%,包括活期账户、储蓄账户以及货币市场的基金和银行定期存单。他们还占据了企业股票个人持有率的50%、企业及政府债券的39%、免税市政债券的71%以及美国全部房地产所有权的20%。
顶层的10%美国家庭则拥有51%的短期信贷金融票据、72%的企业股票、70%的债券、86%的免税市政债券以及50%的美国所有不动产。17
然而个人投资者仅占市场份额的约一半,并且还不是最多的那一半。与他们并存的还有机构投资者——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基金会和大学捐赠基金,这些机构本身拥有或操控了大量累积财富。美国家庭直接拥有美国金融资本、股票、债券、存款账户及其他金融工具约3万亿美元,而机构却掌控着大约价值5万亿美元的金融票据(财富最终属于其他方所有,如股票持有人、养老基金受益人、储户或保险单持有人)。其中占据最多金融财富的机构是商业银行(1.3万亿美元),其后依次是储蓄贷款协会(5800亿美元)、人寿保险公司(4200亿美元)和退休基金会(4100亿美元)。相比之下,免税市政债券和大学捐赠基金共有资本约500亿美元。18
当然,个人并不直接拥有储存在这些大型机构内的大多数财富,因为个人直接拥有的是企业股份的73%,包括银行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养老保险和人寿保险也是个人存款的间接表现形式,其在美国家庭中的资金分配甚至要比股票和债券更为合理。
所有投资者,无论实力强弱,无论个人和机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害怕出现通货膨胀的凶兆。从拥有百万家产、上了年纪的遗孀到年轻夫妇,再到保险公司巨头,他们辛辛苦苦地为自己积攒充盈的养老金,但又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了同样的焦虑和不安之中。金融市场上的确没有安全地带,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手段可以保证他们的财产能够规避通货膨胀,许多人会盲目地将财产转来转去,而有些聪明的商人和投资人则会发现其他更为明智的利益回报方式。不过从整体来看,通货膨胀吞噬着每个人的财富,毫不留情地让美国公民和金融机构积攒起来的几十亿美元迅速贬值。
例如,1979年中旬,30家工业股票的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约为900美元,较10年前涨幅不高,但900美元本身却已经掉价不少。1969年按当时道琼斯指数购买一系列有价证券并连续持有10年的投资人,其资本到1979年时已经发生贬值近一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