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利益(2)

在2005年9月的狱中书里,霍多尔科夫斯坦承,国家财产确实被低价抛售。但是,他也辩称,政府也积极参与其中,想对经济进行快速私有化,防止苏共复苏:

从经济角度讲,不能说20世纪90年代的私有化没有效果。是的,俄许多大企业都象征性地被贱卖。然而,不能忘了私有化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私人)所有制,而非通过这些交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我拜访了一位著名的西方石油产业分析家,讨论石油私有化以及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无罪辩解问题,他只肯匿名接受采访:

分析家:回顾过去,这一交易处理得很糟糕,这样的结果并非俄罗斯的初衷,尤其关系到股份贷款,整个过程都受到政治私利的支配……一小撮人几乎一本万利地占有了极其宝贵的资产,他们大发横财。事后审视,此举远非俄石油产业私有化的理想途径,然而,事已至此。我认为,应赋予整个私有化进程更大的透明度。

西克史密斯:所以说,寡头们征得政府同意,获得这些石油产业,难道整个过程不合法吗?

分析家:这些细节相当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研究。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当时的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说,如今的俄罗斯也一样),在许多问题上都缺乏明晰的立法。如果说俄私有化进程有违法之嫌,对此进行合法立案也是可能的,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却要取决于个案细节:谁做了什么?何时、何地?总之,我认为全社会都没有明晰的立法,才导致整个私有化活动的疑问,每家公司的私有化方式都存在争议。

举例来说,在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1]被拍卖之时,禁止任何人进入拍卖现场,整个小镇对外戒严。倘若俄罗斯当局拒不承认,仅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一例便可质疑其私营化进程。

西克史密斯:你的意思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分析家:是的,我认为俄私有化进程漏洞百出。也许,可以肯定地说,该进程实际上缺乏法律依据。当然,你也会发现,有人在努力证明整个私有化过程是一清二白的,没有可质疑之处。

至于私有化的结果,只是程度的问题。石油公司的私有化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为个人牟取暴利提供了便利。所以,这些石油公司饱受非议也在所难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