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网络人格(11)

但是一转眼吉尔30岁了,网上爱情突然变得幼稚得让她无法忍受,在邮件中不断使用简化词也让这位英文老师感到很难堪,诸如lol(laughing out loud,在网络符号中是大笑的意思)也不像以前那样让她觉得好玩了。在向我描述她对网上爱情开始拥有的不安甚至羞愧感时,她使用的都是非常大的无法缩略的词,比如说“insane”(疯狂)、“asinine”(愚蠢)等。她不再去见她以前的心理医生,转而来找我。因为她认为在前任心理医生的治疗下,她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她仍然爱着汤姆,但是她希望我帮她把这份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感情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她说:“因为我不想放弃真正的自我!”我跟她解释这是件多么难的事情,我没有特殊的心理治疗技能来帮助她成功而安全地实现这一点,甚至建议她再去找以前的心理医生,因为他更了解她,当时建议她进行网上约会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虽然最后她在这条路上走得有些太远了……但是吉尔不听我的建议,也不愿意和我讲道理,她是一个深陷于网恋的女人。

我马上发现,另一件让这位年过30的女人忧虑的事情是在他们交往了好几个月后,汤姆一直没有坚持要求同她见面。吉尔是了解自己性格的,不见面从她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舒服的状态。这让她既能释放自己的力比多①,又不必去承受社会行为和人际交往给她带来的心理压力。但是为什么汤姆不强烈要求见面呢?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吗?这个问题让吉尔伤透了脑筋,最后这反而促使她决定要进行这一意义重大的见面,虽然她也很胆怯,甚至还要担心她虚构的那些信息被揭穿。但她仍勇敢地选择尝试让虚拟世界的爱情软着陆在现实的世界里,而我的责任就是在她情感世界的雷区里给她探路。

在哪儿见面?穿什么衣服?从哪儿开始向他澄清那存在于吉尔与特丝之间的数不胜数的误会?我的病人艰难地准备着这些同她网上情人见面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后来她发现根本用不着担心,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她应当加倍地担心,因为汤姆也有一些要坦白的秘密。原来同吉尔一样,汤姆也是一位尝试在网上寻找爱情的新手,他的真名叫泰德,而且他并不是一名医生,而是个一心想上医学院的药剂师。他们俩在玩同一个游戏:吉尔通过隐藏自己在社交上的心理障碍来让自己显得更有魅力,汤姆则通过虚假地提高自己在男人世界的社会经济地位来实现这一点。就这样,他们在网络空间相遇了,等待他们的有无限的可能性,也有不尽的痛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