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话主义》走向全球对话主义(8)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贝克是非常地后现代,他通过后现代哲学一个惯常的做法,即将现代性“主体”置入“结构”,更准确地说,置入德里达“无中心之结构”,而取消其“主体性”,其对他者的压制和整合,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便取消了“美国化”以及“文化帝国主义”。“结构”总是“超越”于“个体”或“主体”的。借着这样的“结构”,贝克“超越”性地否定了“民族”或“国家”作为个别的实体存在。贝克终于可以祭出狠狠的一剑了,他一剑封喉:既然连“民族”或“国家”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什么“美国化”?哪里还有什么“文化帝国主义”?因为,在“全域主义”看来,压根儿就缺少实行“美国化”的那一主体“美国”,那一实行“文化帝国主义”的“民族”!“全域主义”不承认“美国”,不承认任何独立自主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趁便指出,在汤姆林森取消“文化帝国主义”的诸多理由中,前文无暇顾及,也有这么一个釜底抽薪的后现代做法,即把“民族”、“民族国家”、“个体”和“主体”先行删除,让“无以 /谁”“美国化”,“无以 /谁”进行“文化帝国主义”。

如果说贝克是通过取消哲学的“主体”和社会学的“民族”而取消了“美国化”或“文化帝国主义”,那么令人困惑的是,德语界著名文化理论家海纳·温特( Rainer. Winter)教授则是通过对“主体”、“个体”、“语境” —我想笼统地称之为“解释学情境” —的认定而取消了“文化帝国主义”。

“道”不同,何以相为谋?要知道,此“道”者,非彼寻常之“术”也。在其与贝克出现于同一文集的一篇论文 b里,针对有人担忧以美国为主导的大众文化将带来文化的标准化和刻板化,以及地域文化之特殊性的消解,温特旁征博引各种文化研究资源,以《兰博》、《达拉斯》,尤其是他个人所调查的被美国文化工业极力推销的 hip. hop音乐之传播和接受为例,证明这些全球媒介产品并未导致如上担忧的情况出现,正相反,他援用阿俊 ·阿帕杜莱( Arjun. Appadurai)一个有名的观察,“大众媒介在全世界的消费所激起的常常是抵抗、嘲讽、选择,以及总起来说,能动性(agency)”a。温特坚信,去消费,就是进入“解域、调和与杂交的过程”;去接受,就是去挪用( appropriate),去表达,去生产,去实践。对所谓“文化帝国主义”文本的消费和接受,让温特感兴趣的是,呈现为一个积极的反向过程,一个反客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这就是“全球化的辩证法”,或者,如他(与另一作者在该文集导言中)所称的,“全球化的文化后果” —“开始于美国化这种现象”,而继之以“全球化的文化后果” b。对此,温特和其他文化社会学家都已经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做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展示,但是,我以为,或许在理论上应该予以确认的是,我们需要刨根究底,“文化帝国主义”何以会产生如此始料不及的后果呢?能够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抵抗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文中温特没有直接回答这类问题,但仔细推敲其行文,我们似可从中引申出如下几点:第一,消费者是“主体”或者“个体”,再或者,“个体主体”,他是有自己利益和智识的个人。第二,消费者有自己的“语境”和“地方”,而且这“语境”和“地方”绝不只是他赖以活动的外部环境,它们早已内化为消费者作为“个体主体”最本己的生命存在。第三,消费者有自己的语码系统,但更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归结起来,消费者必须被认作“个体”。正是在这一根本的意义上,温特从自己的人种志调查中得出结论, hip. hoppers使用 hip. hop这种音乐风格来“界定他们自己的个人身份,因而也就是为了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黑体为引者所加)。对温特当不言而喻的是,消费者只有作为“个体”才能对媒介商品进行“个体化”。

a Ulrich. Beck,. Power in the Global Age,. trans.. Kathleen. Cross,. Cambridge:. Polity,. 2005,.p..xi.. bRainer. Winter,.“Global. Media,. Cultural.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The. Contribution. of. Cultural. Studies. to. a. Sociology. of. Hybrid. Formations”,. in:. Ulrich. Beck,. Natan. Sznaider. &. Rainer. Winter.(eds),. Global America? The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pp..206-221..下引温特均出此文,除非另有注明。

a Arjun.Appadurai,.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Minneapolis.&.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96,.p..7..不过,阿帕杜莱也同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是自由的能动者”。(Ibid) bNatan.Sznaider.and.Rainer.Winter,.“Introduction”,.in:.Ulrich.Beck,.Natan.Sznaider.&. Rainer.Winter.(eds),. Global America? The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p..2..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