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自己界定的概念--行为相关(behavior correlation)假设。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在人类的本性里面会有固定不变的东西,或者是由于某种程度上的习惯成自然,一个场合的行为可以传递另外一个场合的信息。所以有的时候,即使你只是短期博弈,完全没有必要去跟别人合作,但是你仍然会表现出愿意合作的样子来。
设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到陌生的地方去旅游,周围都是陌生人,并且你只来这么一次,也只有你一个人来,没有你的同伴和你在一起;第二种情况是除了你之外还有三个同伴和你在一起。那么,哪一种情况下你的表现会更好一点儿?当然是第二种情况。因为如果你做了一些不合社会规范的事,即使这些事对你的朋友是完全无害的,甚至对他们有好处,但是你的这种行为可能会给你的同伴传递一种信号:如果他们和你在另外一个场合合作的话,你很可能也会这样做。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行为相关。正是由于行为相关的存在,你在每一个场合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会传递什么信息。
一个人对父母的孝敬和对他人的诚信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的话,大家也往往会不愿意跟他交朋友,因为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孝顺的话,又怎么能够对朋友有诚意呢?所以说你对父母的态度,对你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经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孝的话,一般情况下也会不忠。一个人如果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可能爱惜别人的生命。所以老子讲:“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同样地,你对朋友的态度也是一个信号,能够传递你对陌生人的态度。这样就导致了有很多行为规范和社会约束能够产生效果。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地的企业家来投资,会许诺许多优惠条件。但如果外地企业家看到一个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家任意敲诈勒索,他们是不会愿意来投资的。
获得一个人的信息除了看他的行为和行为的相关性之外,还可能要“相面”。所谓相面,就是说可以从一部分人共同的信号来获得信息,比如说老实人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那么我们看这个人长得像个老实人,就会认为他可能是个老实人。当然这样的判断可能是不准确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相面”的人,他们的理论也是从大量观察和很多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只是任何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会有偏差,就像我们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方程一样,回归出来的结果是一条线,实际发生的其实总是有偏离这条线的,但平均起来还是大致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