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第一章 增长的机器(7)

工业革命之后,又相继出现过三个类似的时代。首先是1840~1890年发生的“运输革命”,这被认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与工业革命时期略有重叠,其典型标志是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包括蒸汽驱动的火车和铁壳或钢壳船。这一变化缩短了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时间,促进了贸易和信息交流。新交通工具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技术发明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还能够在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火车头速率越快,其发生故障的概率越小就是一个证明。新交通工具促进了包括生产和服务在内的整个产业的扩张。

运输革命之后紧随的,或时间上略有重叠的,是1860~1930年的“科学革命”。廉价钢材就是这一时期的成果之一,其他成果还包括蒸汽涡轮机、电动马达、内燃发动机以及由新化学品和材料工业生产出的从染料到铝等一系列产品。所有这些产品都是各种新发明应用的结果。但是这些技术应用的进程并未到此为止,人们获得的新知识将持续影响这些产品的制造方法和特性。

20世纪30年代在纽约柯蒂斯-赖特航空公司工作的工程师西奥多·保罗·赖特是第一个详细分析产品产量、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的人。*1936年,赖特检验了某些具体因素(如新设计、更好的材料和经过改进的加工过程)对飞机生产的影响。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可以制造出更多、更好的飞机,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更有趣的是,人们发现,要提高生产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产量。

只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技术水平或多或少都能得到提升。同时,产品成本将会降低,质量将会提高。赖特发现,飞机产量每翻一番,每架飞机的制造成本将下降20%,这是人类第一次用详细的数据证明经验曲线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挥作用。如果制造商将这种规律用于其他产品,他们就可以根据成本削减价格,超越竞争对手,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如果产品的复杂程度也同时提高,那将会更好。美国工程师(此前是《圣经》推销员)布鲁斯·亨德森明白了这一点,他于1963年创建了波士顿咨询公司。他和他的同事们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除飞机制造业外,经验曲线适用于许多行业。亨德森在1972年写道:“很明显,企业成败(在制造业中)的大部分原因都可以很简单地用经验曲线效应加以解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