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贝塞麦在谢菲尔德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转化”炼钢技术的炼钢厂,该工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贝塞麦将新的炼钢法授权给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金属制造企业使用,使该炼钢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西门子-马丁1865年发明的平炉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反应过程,从而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苏格兰裔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也深受贝塞麦的影响。1848年,13岁的卡内基移民美国后,便获得在一家棉纺厂当“线轴工”(将原材料放到生产线上)的工作。当卡内基决定自己创业之后,他开始建造桥梁、火车和铁轨,这使卡内基得以涉足炼钢产业。1868年,在去英国访问时,卡内基与贝塞麦会面了,此后卡内基将贝塞麦的炼钢法带到了美国。1899年,匹兹堡卡内基钢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钢厂,当年的产量达到260万吨。(两年以后,卡内基以4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卖给摩根公司,卡内基也一跃成为世界首富。)伴随着互补技术的进步,贝塞麦炼钢法使炼钢变得省时省力,钢的价格在1860~1900年下降了86%。1900年,全球钢产量达到2830万吨,是半个世纪前的400倍。
由于廉价钢材供应量充足,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全球制造业生产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增长。1880~1900年,全球工业产出增长了67%。相比之下,1860~1880年全球工业产出增长42%,1830~1860年仅增长了22%。全球工业增长的一个结果是,英国丧失了全球制造业的领导地位。1900年,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其产值占全球的24%,英国占18.5%,德国占13.2%。英国仅仅保持了40年“世界工厂”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也丧失了全球最大钢制造国的头衔,产量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廉价钢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钢使得制造新产品和提升产品质量成为可能,这不仅体现在汽车和农机装备,也体现在钢结构建筑物上。使用钢制造的机械提高了化学、纺织和造纸等行业的产量。最终,制造业产品的广泛使用也进一步促进了零售、旅游、银行和农业等非制造业行业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廉价钢材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催化剂”。
历史的曲线
钢铁工业的进步是印证制造业普遍规律的具体实例: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钢铁制造成本会下降,而产品质量或产品复杂程度会上升。描述这一规律的另一种方式是“经验”或“学习”曲线。随着生产能力更强、产品质量更好,钢铁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虽然工程师们对如何生产钢铁产品更感兴趣,但是如何使用钢铁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