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使用拉祜语,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拉祜族长期与汉族、傣族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拉祜族早期没有文字,20世纪初,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是一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过去在丛林生活时,拉祜族会纺织的人很少,常常用猎物向哈尼族换破旧的衣服。现在,拉祜族男子穿哈尼族式蓝色或青色对襟短衫,下穿宽筒长裤。妇女衣服有别,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长袍,拉祜纳则穿黑蓝色右襟短衫。无论何支,拉祜族女子均普遍将长发编成辫子后盘束于顶,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进入80年代以后,青壮年的穿着逐渐趋向现代潮流。拉祜族崇尚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
拉祜人称虎为“拉”,称用火烤东西吃为“祜”,“拉祜”即为用火烧烤虎肉来吃之意。拉祜族有吃烤肉的习惯,用两根竹棍把涂有盐和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黄、烤香、烤脆后吃。拉祜族无种植蔬菜的习惯,所以蔬菜缺乏,但是山野之中的植物,只要无毒无怪味,则随手采来佐餐。“剁橄榄”是拉祜族名菜。拉祜族男女老少均习惯饮酒,每个家庭每年都要用玉米和野果做原料酿酒。
拉祜族的房屋建筑,主要有落地式茅屋和干栏式桩上竹楼两种。结构简单,容易搭建。其特色是在屋内设公共火塘,火塘上面吊挂有一块薄石板(个别为铁板)作烧烤食物之用。室内农具或其他用具的摆放都有固定位置。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婚姻比较自由。成婚方式比较特别的有从夫居、从妻居两种形式。从夫居者,婚日由男方家宴请亲朋好友,并派人(新郎亦在内)去迎新娘,女方则请人陪送至男方家。从妻居者,由女方家备酒请客,新郎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行婚礼后,即在女方家居住,时间一年至三五年不等,也有长期居住的。无论哪种成婚方式,婚后第一个春节,杀猪时要砍下一条腿送给舅子,舅子则要连续三年将猪或猎物的脖颈和四块糯米粑粑送给妹子,妹子收礼后再回赠六公斤酒。
清王朝初期,大乘佛教经大理僧侣杨德洲传入后,在拉祜族民间逐渐流行。澜沧和临沧少数村落的拉祜族居民也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拉祜族的葬式主要有火葬和土葬两种,正常死亡用火葬。选择墓地的方式比较独特:抛鸡蛋选墓穴,鸡蛋破碎处则掘墓而葬。拉祜族对寨外自杀、溺水或因事故死亡的人视为非正常死亡,就地掩埋,只用死者生前用过的被子等裹尸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