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兵家(5)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军,他打败了来犯的秦军,并长期为魏国镇守河西地区。吴起在部队中,与士兵同甘共苦,他的各方面待遇,都是比照军队中待遇最差的士兵,因此深受士兵们的爱戴。

有一次,一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不禁失声痛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你为什么还要哭呢?”她回答说:“当年吴将军也曾经替这个孩子的父亲吸吮毒疮,结果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战死沙场。如今吴将军又给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最终,吴起又因受到魏国当权者的排斥,不得不离开魏国到了楚国。吴起辅佐楚悼王进行变法改革,就在变法初见成效的时候,楚悼王去世,变法触动其利益的旧贵族们乘机作乱,进攻吴起。吴起知道自己无法幸免于难,于是逃到楚悼王的尸体后面躲避,使敌人在用箭射死他的时候,也伤及了楚悼王的尸体。在新王即位之后,因为毁坏楚悼王的尸体,有70多家贵族被灭族。吴起在死后,还用借刀杀人之计为自己报了仇。

相传吴起所著兵书《吴子兵法》共有48篇,但仅流传下来六篇。

战国时期,著名的兵家著作还有《尉缭子》、《六韬》、《三略》。《尉缭子》一书的作者名缭,但姓氏不详,他曾经任秦国的尉,因此被称为尉缭或尉缭子,并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他的著作。也有人说他是魏国人,与秦国的大臣尉缭不是一个人。《六韬》,也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传统上认为是西周初年的名臣姜子牙的著作,这当然是靠不住的,这部书应该是战国末期的作品,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而说到《三略》,还有一个与张良有关的故事。

传说张良年轻时,曾路遇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鞋摔到桥下,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拾鞋!”张良碍于老人的年纪,强忍怒气下桥取鞋。老人却又伸出脚,让张良给穿上。张良长跪于前,帮老人穿了鞋,老人也不道谢,扬长而去。张良觉得奇怪,就悄悄地尾随老人。老人最终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的黎明,在这里等我。”

但此后的会面,却都因为张良到的比老人晚,老人不高兴地拂袖而去。最后,张良半夜赴约,终于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能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会大乱。”说完就走了。据说,这本书就是《三略》,因为那位老人被称为黄石公,这部书也被称为《黄石公三略》。张良读通了《三略》,最终成为刘邦身边的第一智囊,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现在学者一般认为,《三略》应成书于战国末期。现在汉语里的韬略一词,最初就源自《六韬》、《三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