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先秦显学:道家(6)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人指的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从而与天地相通。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刻意去规定什么,也不需要去进行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等一些伪的东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君主要宽容无私,处事顺其自然,这样天下才能大治。

但是,在庄子的思想中,渐渐失去了老子思想中那种有为的精神,不再强调以“无为”作为手段,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而是把无为、养生当成了目的。他把老子的辩证法发展为否定存在评判事物的客观标准的不可知论,把老子的无为发展为追求与世无争的自我存在的避世主义,其消极性是不言而喻的。

庄子的消极避世,自我放纵,再加上他浪漫主义的文笔,都促使人们对他形成某种神秘主义的印象,给后人留下更多想象的余地,后来流传有很多关于庄子的传说。

有一个传说,说庄子梦见自己成了蝴蝶,在百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后来,他甚至弄不清楚,到底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诗中有一句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还有一个传说,仍旧是用庄子的妻子来作比喻,说庄子与他的妻子相约,他死后,坟土干了之后,他就可以改嫁。后来庄子假死,看他妻子的表现,可当他回来时,却见他的妻子正在用一把扇子扇他的坟。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因此后世将他和老子合称“老庄”,道家的哲学也被称为“老庄哲学”。

在唐代,《老子》也称《道德经》,《庄子》也称《南华经》,《列子》也称《冲虚经》,《文子》也称《通玄经》,道家的四部著作,同时也被道教视为四大经典。唐王朝还曾设置博士、助教讲习这些经典,并将之列入唐代的科举教育体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