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上的民国》第二章 君宪,共和?--被抹杀的程序(22)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次行动与南方革命党有所关联,但这次行动的后果可想而知。如果袁世凯真被炸死,那北洋军势必全力主战,南北和平统一根本无从谈起。反过来说,这次失败的刺杀行动实际上是帮了袁世凯的大忙,因为袁世凯非但大难不死、逃过一劫,而且还由此洗脱了与革命党人串通一气的嫌疑。事后,袁世凯以“惊吓过度”为由不再上朝,“逼宫”之事交给了外务大臣胡惟徳等人负责。

尽管隆裕太后对袁世凯百般慰问,但亲贵们得知袁世凯企图逼迫清帝退位后仍旧是义愤填膺。1月17日至19日,隆裕太后连续召开了三次御前会议,讨论清帝退位与优待事宜。会上,部分年少亲贵(如恭亲王溥伟等)仍极力反对。但真正能说上话的两个人,庆亲王奕劻已是年老力衰,无力再争;而摄政王载沣则性格柔弱,无意再争。两人对大局均感悲观失望,自觉回天乏术,因而清帝退位之事即成定局。

会后,部分亲贵仍旧激烈反对,其中以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前禁卫军统领良弼等为代表的“宗社党”成员最为活跃,清帝退位之事由此再度搁置。

与此同时,孙中山也突然发难。1月18日,他提出五条“要约”,命伍廷芳转达袁世凯,其中要求清帝退位后,一切政权同时消灭,不得私授其臣;北京不得更设临时政府;清帝退位后须取得各国承认之回章……如此,他才向临时参议院请辞并公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之后数日,孙中山连发五电,对五条“要约”反复修改。伍廷芳等人一再反对并劝导,但孙中山仍于1月22日将其“要约”以通电的形式公诸报端。此举无异于将革命党人与袁世凯所作的幕后交易全部曝光,势同“最后之通牒”,此举不但令袁世凯陷入了极端尴尬的境遇,也令伍廷芳等谈判人员颜面全失。伍廷芳因此愤而电辞议和代表之职;议和参赞温宗尧甚至声称,如果有一支手枪的话,就要去打死孙中山。

孙中山之所以在此时不惜和谈破裂而节外生枝,其原因有二:一是与日本的借款谈判正在进行当中(汉冶萍公司借款乃至租借满洲),二是各路民军开拔到南京后,饷械奇缺,维持不易,与其内部发生兵变,倒不如通过北伐减轻其压力。

1月26日,革命党人彭家珍刺死良弼。事发后,一度慷慨激昂的宗社党人吓得如鸟兽散,众亲贵纷纷携家眷逃出京城奔往天津租界等地避难,清帝退位的最后阻力在无形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同一天,湖北前线的北洋军主将段祺瑞领衔发布共和通电,其中竟威胁要“率全体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挥泪登车,昧死上达”,文中杀气腾腾,虎狼之师已成反噬之势。北洋军的倒戈,最终令清廷残存的抵抗势力土崩瓦解。清帝退位遂成定局,全国和平统一的曙光乍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