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孙中山秘密请见美国国务卿诺克斯,诺克斯未予回应。10月22日,黄兴发来电报,催促其立刻回国,但孙中山不愿放弃自己的初衷而赶往纽约会见日本外交官。但由于当时局势并不明朗,日本方面同样拒绝了孙中山的要求。之后,孙中山离开美国前往欧洲游说各国政要,企图获得列强对革命政府的贷款及外交支持。但是,孙中山的诸多努力并没有获得回报,英国外交部官员反应冷淡甚至暗讽孙为“喜说大话的政治家”。一番良苦用心并没换来回报,孙中山只得于11月23日离开巴黎启程回国。
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抵达香港,由此结束了长达16年的流亡生涯。25日晨,孙中山携广东籍革命党人胡汉民、朱卓文等人乘英国邮轮“丹佛号”驶抵上海吴淞口,同船到达的还有美国友人咸马里夫妇及日本友人宫崎寅藏、池亨吉、山田纯三郎、太田三次郎、群岛忠次郎等人。孙中山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革命阵营的“领导缺位”危机,并使得原本涣散无力的同盟会有了主心骨。
事实上,南方阵营也不是铁板一块。具体而言,当时角逐主导权的有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革命派,有以张謇、程德全、汤寿潜等人为核心的江浙立宪派,而由各省革命党人(并非全是同盟会员)及少数立宪派或名流混杂而成的“各省代表会”也在新政权的形成过程中举足轻重。
此刻,由立宪派所支持的南北和谈正在顺利进行,议和一旦成功,由“国民会议”表决国体,那么之后的形势将是,无论清帝退不退位,袁世凯都将获取大权。如果真是这样,作为革命先导的同盟会即将被迅速边缘化,这显然是孙中山、陈其美、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所无法接受的。有鉴于此,陈其美等人在汉阳兵败后力举黄兴为大元帅即有此考虑。
孙中山抵达上海后,在随后的几天里应酬繁忙。白天他要接见各路记者及各省名流的采访与拜谒,晚上则与同盟会的重要干部密会于寓所,就民国未来的走向、政制的设计、人事的安排展开讨论。
因“临时政府”的组织一时难产,“各省代表会”于12月27日派遣代表马君武、王有兰、许冠尧赴上海拜谒孙中山。会谈中,双方就几个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
代表问:“代表团拟举先生为临时大元帅,先生之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