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上的民国》第二章 君宪,共和?--被抹杀的程序(15)

正当“临时大总统”、“假定大元帅”之事纷纷扰扰未了之时,刚从湖北赶到南京的浙江代表陈毅于次日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那就是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已向黎元洪表示,袁世凯内阁也主张共和,但须由“国民会议”议决后,清廷即可实行逊位。而湖北军政府代表胡瑛、王正廷也致电南京,称袁世凯极欲和平了结,南京方面的选举希望暂缓,等唐、伍会商后再举行,那样结果势必更为圆满。这件事关系重大,“乞诸公极力维持”。

在此消息影响下,“各省代表会”又于12月15日议决,暂缓选举临时大总统而承认上海方面所推举的“大元帅、副元帅”,在大总统未举定之前,其职权由大元帅暂任。“各省代表会”的意思很明确,既然袁世凯已答应促成清帝退位以实行共和,那么将来的大总统之位非其莫属;与其现在选举临时大总统,倒不如虚位以待之更为适宜。

至此,之前鄂军政府、“各省代表会”、上海方面为之交电相争的“大元帅”之位成了鸡肋。对于这样一个暂时的过渡性职位,当事人黄兴更觉索然无味。12月17日,黄兴致电南京“力辞”大元帅之位而推荐黎元洪担任。接电后,“各省代表会”又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数日之间,正、副元帅即告易位,整个过程形同儿戏。

这次黎元洪却不谦让,他随后通电承认,但不能离开武汉来南京就职,“各省代表会”遂议决副元帅代行其职权,而时在上海的黄兴又无意赴南京上任。由此,南方阵营组织“临时政府”之事一时成了难产的夹生饭。

黄兴之所以不愿前往南京,主要原因是接到了孙中山即将回国的确讯。黄兴以为,孙先生作为同盟会领袖,为革命奔波十余载,德高望重,影响卓著,如果他在此敏感时刻就任副元帅,同盟会的其他革命党人难免会有想法;与其如此,倒不如在上海恭候孙中山,届时采取一致行动。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边一个小城市Ogden的一家名叫Marion的旅店内,当时他正带领两位洪门筹饷局演说员奔走于美国各埠四处演说,以筹募革命资金。[8]

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才从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当时他刚抵达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城。经再三考虑后,孙中山认为自己的任务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于是暂缓立刻回国的计划,而是继续留下来,以图通过外交活动帮助革命政府赢得列强的承认,并获取经济上的支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