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气之清浊各有体—中日古代文论与美学中的“气”(2)

但由于中国古代许多人识字不多,书写规范意识不强,再加上语言文字起源的一般规律是先有言语(口头发音),后有文字,比起重视字形写法来,更注重口头发音,所以普遍存在着一种“通假字”的现象,即借用某个同音字,来取代本来应该使用的那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使用“别字”。这样的通假字用久了,用的人多了,就与被取代的那个字相提并论,以至两者难以分辨,甚至通假字反客为主,越俎代庖。这种现象,也发生在“气”字的使用上。现存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借用“气”字来替代“乞求”的“乞”的用例,如“兹气雨,之日允雨”;也有以“气”字取代“迄”的用例,如“气至五月丁酉”(均见《殷墟书契前编》)。这样的用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人在“气”字的“云气”之本义之外,增加了“乞”意,并将“乞求”的“乞”看作是“气”的省略写法,于是,“气”在此后的字书的解释中又多了一个“乞求”的意思。如魏张揖《博雅》(又称《广雅》)在解释“气”字的时候云:“气,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这就将“气”与“乞求”的“乞”看成是同一个字了。这样一来,“气”字原本的“云气”本意,便被“乞”字及其意义冲淡乃至掩蔽了。既然“气”的“云气”之本意被冲淡、掩蔽,那么“气”字本身也就失去了它的原本的独立性,并最终变成了一个没有独立性的部首。“气”字消亡了以后,原本是“以米馈人”之意的“氣”字,就乘虚而入,完全取代了“云气”之意的“气”字。至此,“气”与“氣”这两个意思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字,就被完全合二为一,而“氣”字的“以米馈人”的原意却同时几乎丢尽,充当了“云气”之“气”的一切功能,并与其他字汉字一起,衍生出了大量以“气”字为基本含义,以“氣”字为词素的一系列双音词或成语。如“氣息”、“骨氣”、“血氣”、“氣韵”、“氣概”、“氣势”、“氣象”、“氣义相投”、“氣宇轩昂”、“氣壮山河”等等。后来一些文字学著作,又为“氣”代“气”、“氣”“气”相混、张冠李戴的阴差阳错,寻找到了貌似合理的解释。如清代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有云:“气字本训云气,得通为血气字,乃谓人之元气以谷气而昌,故从米亦可。是既分气、乞而二之,又欲合气、氣而一之。”实际上,“云气”与“血气”可谓天壤之别、云泥之差,如何“得通”?但木已成舟、米已成饭,以“氣”代“气”因袭既久、约定俗成,文字学家也只能这样“强词夺理”、予以合理化合法化了。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汉字简化的改革中,将又“气”作为“氣”的简化字而重新加以“启用”。然而,这并非基于“气”与“氣”的分别,而仅仅是为了减少“氣”的笔画。不过,这倒是“歪打正着”,使得这古老的“气”字得以重生复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