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一些日本人似乎感到了日本文论在理论高度的受限。而突破这种有限性,将“艺道”加以提升,方法就是将“艺道”与“佛道”结合起来。
这里所谓的“佛道”,并不是“佛与道”,而是“佛之道”。古代日本人更愿意将佛视作“道”,而不是“教”,所以称佛教为“佛道”。平安王朝末期之后,随着汉译佛经的大量传入,佛教的势力在日本十分兴盛。从《源氏物语》等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诸道”中,“佛道”居于最高位置。据冈崎义惠等日本现代学者研究,当时的日本人在汉译佛经中看到了大量的想象性、虚构意味极浓的文学作品,明白了原来那些“虚饰”、“梦幻”之言,那些“狂言绮语”,也能成为佛赞之言,从中看出了“佛道”与“艺道”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a连歌理论家二条良基在《筑波问答》中说:“过去、现在的诸佛,没有不喜欢诗歌的。一切神佛,还有从前的圣人,都靠诗歌而引导众生。”所以认为“连歌可以成为菩萨的因缘。”日本文论本来缺乏哲学根基,不像中国文论,一开始就有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学说做支撑而根源深厚。一些日本文论家感受到了“艺道”论的单薄,于是自觉乞援于“佛道”,并且尝试将两“道”结合起来。
“艺道”与“佛道”结合的方法,大约有两种。第一,就是借助佛经的表述方式,来表述和歌之道。著名和歌理论家藤原俊成(1114-1204)在和歌论著《古来风体抄》(1197)。的序言中认为:从古至今,论述和歌书有很多,家家有著述,人人有心得,但是这些书只流于好坏的判断,至于为何,则很难说清,于是他推崇中国隋朝天台大师智顗(538-597)的弟子灌顶(章安大师)的《天台止观》(又称《摩诃止观》)十卷,认为这部佛教书内容深奥,意味深长,用词雅正。本来和歌的优劣辨别、歌意的理解,用语言难以说明,但若仿照《天台止观》的写法,却能让人透彻理解。他写道:佛法为金口玉言,博大精深,而和歌看似浮言绮语的游戏之作,但实际上亦可表达深意,并能解除烦恼、助人开悟,在这一点上和歌与佛道相通。故《法华经》中说:“若俗世间各种经书,凡有助资生家业者,皆与佛法相通。”《普贤观》也说:“何为罪,何为福,罪福无主,由自心定。”因而,关于和歌的论述,也像佛教的空、假、中三谛,两者相通。
也就是说,“佛道”之书在写法上可以成为“歌道”之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