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批判》直议莫言与诺奖(12)

古人云:“得之不休,不获不吝。”然而,最近几天,一些中国人却因为“诺奖”之“得”而大“休”特“休”--兴奋得简直到了失去“自持自尊”的程度了。他们不仅把十几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当做中国文学的“评鉴人”,而且,似乎还陷入了业已实现“大目标、大远景”的幻觉里。

其实,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不应该“鄙吝之气”顿生,而应该“心惕惕焉”。我们要克服自己的“虚荣心”。我们应该明白,从整体上看,我们时代的文学并不成熟,作家们的人文修养水平和文化自觉程度都不很高。我们要知道,用严格的尺度来衡量,我们其实仍然是“不配”获奖的。与“别国大作家”比起来,我们时代的作家,其实仍然差得很远。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那结果,就会像鲁迅所警告的那样:“将很坏”

文学评奖其实就是一个游戏,就是一次充满娱乐性的博弈,它能刺激我们的好奇心,也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但是,从根本上讲,不宜拿它太当回事。我们需要冷静地保持鲁迅所说的“还欠努力”的心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沦入被“文学奖”搞晕的消极状态,才有可能最终将我们的文学提升到理想的高度,才有可能领享到读者恒久的信任和尊敬。

我们的文学正处于一个文化转型和价值混乱的艰难时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考验。我们的作家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社会问题和历史苦难的发现和揭示上,应该致力于“新国民性”的重建,为提高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和积极的支援。

自尊的有理想的中国作家们,勉乎哉!勉乎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