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994报业复苏:新新闻主义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报业进入新时期。第一个表现,是晚报的复苏。
1979年11月,《南昌晚报》率先复刊。两个月后,昆明《春城晚报》创刊。这是“文革”后创刊的第一份晚报,在业界有“报春燕”之称。其后,《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老牌晚报先后复刊。截至1982年底,全国已有晚报19家,超出“文革”前的规模(这个数字1999年将升至146家)。新兴的晚报多为4开,又叫“小报”,比起传统“大报”(党报)而言,更关注社会、文化、娱乐新闻,不那么生硬,较为柔软。
报业的发行在80年代得到突破。此前报纸发行全靠邮局,这时逐渐有了零售报刊点,还出现了流动报贩。发行创革对报纸的繁荣极为重要,有了发行的保证,报纸商品化才成为可能。不过,在80年代,报纸商品化并非主流。在这个理想主义蔚为主流的年代,“报人办报”才是最强音。
“报人办报”之所以成为可能,又起自《光明日报》1978年5月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文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并由新华社转发通稿,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的合法性开出证明书,也揭开了壮丽多姿的80年代的序幕。
1979年,“张志新案”轰动全国,报界集体发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组织了大量讨论文章,希望把张志新之死变成中国的“德雷福斯案件”。《人民日报》还将读者来信摘录的总标题,起名为“人民的义愤”。
在1979年的中国,张志新案引发了一场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对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对极权政治的全民“天问”。媒体本身也开始反思。先后在新华社、《光明日报》做记者的陈禹山,曾采写张志新案,他说:“是这么多人合力共同‘杀’死了张志新……我也有责任--当年我是新华社记者,那铺天盖地的‘造神’文章里也有我的一份。我当时没有张志新的觉悟,不过,真有的话,估计我也不在了。”
“这雨后的青山,如泪洗过的良心”。报纸的脸上开始有了血色,渐渐从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曾任职《人民日报》多年的祝华新,2006年起开始撰写系列博文《人民日报,叫声同志太沉重》。他回忆,1978年到80年代中期,《人民日报》每篇重磅文章的背后都有一系列复杂的博弈,“在这些博弈中,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无愧于中国第一大报的称号”。80年代的《人民日报》,发行量创历史地达到60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