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十六 惯以成败论下属(3)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有所发展,都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下属队伍。毫无疑问,业绩出色的员工往往易于受到领导者的偏爱,而那些曾经有过失败和过失记录的员工,领导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偏见。

企业领导者的这种用人观往往导致业绩出色的员工和曾经有过失败、有过失记录的员工之间的对立,那些业绩出色的优秀员工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但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做到永远不败,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功,企业的员工也是如此。因此,领导者只有容许下属失败,才能激发下属的创造力,才能使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这也是企业领导者的一种用人策略。

当员工取得好业绩时,领导者让所有员工分享;当员工失败时,领导者耐心劝解,绝对不能滋生一种强烈的个人偏好和憎恶情绪。

在上述案例中,蜀国诸葛亮与魏国司马懿为了争夺街亭,双方损失惨重,不过,损失最严重的还是诸葛亮所在的蜀国集团。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诸葛亮虽有20万兵马,但在对人的领导上没有听取刘备生前的忠告,致使战时决策失误,不但街亭被丢,还导致马谡被斩,这是诸葛亮一生的败笔。虽然诸葛亮随后用空城计智退了司马懿,但是依然无法弥补失地、斩将的损失。由此看来,“失街亭”的主要责任不在马谡,而在诸葛亮。诸葛亮因不了解部属的能力、意愿而作了错误的判断,并采用了不恰当的领导模式,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损失和个人的失败。

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如果依然还用“成则王,败则寇”的思维模式评价下属,那么下属永远都不可能成功。因此,领导者要尽可能宽容下属的失败,尽可能让下属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特别是对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下属,更应该尊重。

很多创新项目,其风险往往都比较高。一旦下属创新成功了,领导者自然应该奖励他;反之,下属的创新失败了,领导者应该尊重他、安慰他、鼓励他,绝对不能因为创新失败而嘲笑、打击、为难他。

对于下属的失败,一些企业领导者通常会认为,如果不正视下属的失败,势必会滋生下属不进取的惰性情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