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十六 惯以成败论下属(1)

错误十六 惯以成败论下属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你应该懂得,雇员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是企业荣辱的组成部分。你们的任务是不断地充实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分裂。

——新希望集团创始人 刘永好

三国时代,时局的动荡加剧了战争的频发。

蜀国对外与东吴联盟,对内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千军万马北驻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准备北伐中原。

临出师前,诸葛亮向蜀帝刘禅上疏《出师表》,并开宗明义指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接着表明自己心迹:“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准备,诸葛亮认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

在这样的战略判断下,诸葛亮觉得统一中国的时候到了,于是放下狠话,扬言要从斜谷道经陕西郿县(今陕西眉县北),直捣长安。下图1是诸葛亮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诸葛亮的整体部署是:命赵云、邓芝率领部分军队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县境内),虚张声势,做出佯攻的样子,以图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同时,诸葛亮自己则亲自率二十万主力大军北出祁山(今甘肃西和县西北),以便先取陇右,最后夺取长安。

诸葛亮到了祁山后,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当时诸葛亮身边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诸葛亮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会重用马谡呢?马谡是襄阳人,随刘备自荆州入蜀,平日“好论军计”,在蜀汉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时,曾献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计谋,因而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但是,由于马谡缺少实战经验,刘备在临死前曾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