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二 拍脑袋作出重大决策
中国企业之所以很多短命,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决策者心态浮躁、目光短视,缺少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构想和通盘设计。
——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公司资深培训师 汪洋为中国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小企业,其数量非常庞大。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数为1089.8
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078.9万户。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中小企业在短短3年之内就踏上了死亡之路呢?
大部分中小企业不是死于企业的盈利模式,不是产品没有适销对路,也不是产品不具备竞争力,而是死于领导者的心浮气躁、随意决策,具体表现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往往是领导者拍脑袋决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J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J集团是一个由小企业发展来的大公司。谈到J大厦,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认为,J集团的危机,就在于J大厦层层的加码上。J大厦最初设计时只有十几层,但集团管理层不断增加楼高,几次增高后达到六七十层,成为国内著名的办公大楼,也给集团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引发J集团危机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与J大厦层层加码有着重大关系,其实,真正的原因出在J集团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深层次的企业管控问题。J大厦从十几层到几十层的决策过程,就与企业缺乏集体决策和高层领导者的强势有关。
虽然这个决策多次遭到不少高级干部的质疑,并且向总裁提出过反面意见,然而,在此之前,由于J集团从未形成过尊重“异议人士”的风气和民主协商、集思广益的企业管控制度,因此,在决策J大厦楼层加高的时候,当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提出来之后,自然不会引起J集团高层的重视。
这主要源于J集团的决策执行方式——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决策都必须
严格执行。在这样的执行方式下,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也就不可能改变增加大厦楼层的决策。当J大厦的楼层一层一层地往上加,直到增加至几十层时,集团终于难堪重负了。
当J集团遭遇重大危机后,总裁接受《NF周刊》采访时曾这样说:“现在想起来,制约我决策的机制是不存在的。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尤其是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在创业初期充分体现了决策的高效率,但当J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的综合素质还不全面时,缺乏一种集体决策的机制,特别是干预一个人的错误决策乏力,那么,企业的运行就相当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