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第1章 价格没头脑(2)

相对估值稳定而一致,具体的数额却无比随意。旧货摊揭示了一桩我们或许不愿在商业交易中承认的真相:价格不过是拼凑出来的数字,不见得总能令人信服。

简单的发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推动我们周遭世界运作的数字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牢不可破,有着符合逻辑的基础。在新的价格心理学当中,价值短暂又不可靠,就好像哈哈镜里的映像一样变化多端。

它挑战了人们在商业意识和常识中根深蒂固的信条:“人人都能被收买,只不过各有不同的价码。”特里·索泽恩(Terry Southern)1959年的小说,《奇妙基督徒》(The Magic Christian),对这一民间智慧来了次即兴演奏。亿万富翁盖伊·格兰德爱好恶作剧,他花一辈子想要证明,只要价格足够高,每个人都能被收买。他的典型做法是,买下芝加哥的一栋办公大楼,把它拆了,立上一口热腾腾的大桶,里面装着猪圈运来的屎、尿、血。而在这堆臭哄哄的大杂烩里,炖着一张张百元大钞,总数100万美元。桶上贴着告示:“此处美元可免费自取。”

照格兰德的信条,只要给上足够大堆的票子,人啥不要脸的事儿都肯做。读了《奇妙基督徒》,你可没法自以为优越。我们未必个个都是贪婪积财的物质主义者,但在当今社会,恐怕很难找到哪个人会不相信金钱战无不胜、超越一切的力量。

“人人有个价码”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估价是稳定的,只要稍稍耍点手腕,你就能发现它。倘若有人报上一个价格(要你把自己卖给魔鬼啦啥的),你会把它跟心里的底价做个比较,决定是否接受。不太夸张地说,所有传统经济学理论都建立在盖伊·格兰德的简单前提之上:人人都能得到一个价,这些价格决定了人的行动。

现在,我们掌握了压倒性的证据,足以证明这个想法是错的。至少,把它拿来当成人类真实行为的模型绝不靠谱。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家莎拉·利切坦斯泰因(Sarah Lichtenstein)和保罗·斯洛维克(Paul Slovic)便证明价格具有极度的模糊性。在他们的实验中,受试者无法为想要的东西或所作的选择设定一致的价格。自那以后,心理学家们研究出了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按照新的观点,要在内心“构建”价格,人得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线索”。埃姆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主要领域,是心理学下一个名为“行为决策理论”的年轻分支。它的研究内容,是人们如何做决策。乍看起来,这一主题似乎颇有意义,但稍显沉闷。事实上,人类的悲喜瞬间尽在其中。生活的一切,无非就是做决定。他们所做的“联合国”实验,示范了它如何运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