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期》股市政策应成为宏观政策重要内容(1)

股市政策应成为宏观政策重要内容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选择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以资本市场的复苏作为经济复苏的排头兵;中国选择4万亿投资计划,通过放松银行信贷、大规模投资建设带动经济回升。两国的选择反映出对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中作用的差别,股市的作用一直没有被中国管理层充分重视,结果交出了“十年零涨幅”的尴尬答卷,数万亿投资者的财富被蒸发,中国经济所受影响如何估算?

重视股市涨跌对居民消费和民间实业投资的影响

资本市场涨跌,是金融扩张与收缩的重要形式,也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因此,以股市政策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政策,应该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道,成为宏观调控政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股市运行取决于宏观经济状态已是常识,但是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往往为人所忽视。这一机制在成熟市场的表现较为明显:2009年二季度,西方经济呈现出突然的复苏势头,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表文章,认为当年从3月到6月全球股市的意外上涨是造成西方经济意外复苏的主要原因。他说,股市新增加的12万亿美元股权价值,显著地改善了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使他们有能力去投资和扩张信用。格林斯潘还认为,股市不仅仅是经济的领先指标,有时候是主要驱动力。

目前,中国股市仍处在“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中,其运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虽未及成熟市场,但也不能低估。总体而言,我国股市运行对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已经显现,且势头正在明显加强。这一机制表现为:消费角度看,牛市时正向的财富效应显现,居民的消费意愿提高,消费行为也随时变强,熊市时则相反;投资角度看,牛市时企业估值较高,甚至高过重置成本,实业投资者倾向于新建企业,所以民间投资旺盛;熊市时则因收购股权成本低于重置成本,新建企业不如买企业,所以民间新增实业投资往往大幅减少。

在我国,刺激居民消费、鼓励民间投资、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早已成为学界共识,也是经济政策的长期目标。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往往既拿不出更有效的措施,却又忽视股市的作用和股市的作用机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因此,从股市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看来,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纳入积极的股市政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