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找到自我,并成就最好的自己
如果能进入投入状态,那么孩子就能发挥出超越自己能力的水平。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无法投入到学习中。理由便是孩子多数对学习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奇凯岑特米哈伊提出,想要进入投入状态中,就需要三个阶段的因素:首先,目标和目的意识必须十分明确。其次,工作或是课题的难易度必须适当。最后,要迅速对结果给予回馈。
目标必须明确的理由是,能够毫不动摇地专注于课题上。如果对于“我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课题”没有明确想法的话,那么也就没有理由投入其中了。
课题难易度必须适中的理由是,当有了目标和目的意识之后,如果课题太过困难那么也就无法让人集中了。相反课题太过简单也会让人产生惰性。
最后,必须要对结果给予迅速回馈的理由,要与投入状态下的满足程度有着紧密的关联。在经历投入之后感到的快乐也就是一种回馈。以这种快乐体验为基础才可能进入下一次投入状态,所以回馈必须是迅速及时的。此外,通过投入经验人们就会向着自己树立的目标更近一步,这样的经历累积起来将会让人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同时收获快乐与未来的幸福。
接下来让我们将这个理论运用在孩子们的身上。
第一,当给孩子留课题的时候要让孩子建立“为什么必须做这个课题”的目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自主地树立目标。只有孩子自己选定目标的时候,才能自然地产生目的意识。
第二,课题的难易程度必须符合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若是还没有达到足够程度,而父母又对结果抱有过高期待的话,孩子就会对课题产生恐惧之心了。所以必须留给孩子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课题,当孩子确立目标的时候也要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水准的目标,这点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对于投入的回馈。投入本身当然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回报,但如果在这回报上加入父母给孩子的回馈会更加理想。这里指的回馈并不是物质层面上的,而是指投入的行动、目的意识、对于努力的称赞等感情上的回报。重要的是,不能根据结果的好坏来进行称赞或是给予回馈。重要的不是投入的结果而是投入本身。但如果父母对于结果的态度不够明确,那么孩子就不会对投入后的快乐予以注意,而是会把精力放在投入行为的结果成败上。
虽然投入状态本身是一种积极的要素,但这并不代表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无条件投入其中。当课题的难度超越自身能力之时,人们就会产生可能无法解决课题的不安与担忧,严重的话还会转为不关心甚至放弃。反之,当课题难度低于自身能力的时候,也可能会感到乏味或出现疲态。课题太难或太简单所带来的不安或疲态等情感会干涉和妨碍投入的状态。只有当课题的难易程度与本人的能力相符合时才有可能产生投入。因此孩子在投入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孩子的能力,然后再选择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