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由中国政府引导的改革,当时中国还存在另一条独立的改革渠道。第二种形式的改革是同时由几种草根运动推动的。这些运动有的被政府明令禁止(1982年之前的家庭联产承包以及1980年前城市中的个体工商业),有的不受政府重视(1980年后城市中的个体商业以及乡镇企业),有的则被政府小心翼翼地监控着(经济特区)。当饥饿的农民背着政府悄悄地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时,当农民为了更高的收入转向非农业生产时,当城市中的无业居民不得不自谋职业来维持生计时,当成千上万的非法移民为了改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偷渡到香港时,这场改革已经悄无声息地席卷全国。第二种改革就是我们所称的“边缘革命”。
在80年代初期中国的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与坚韧的市场力量,与此同时国营经济却几乎在原地踏步。四种“边缘革命”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在政府所掌控的范围之外爆发。四种革命中的主角均来自社会主义中的边缘角色,不同于社会主义的骄傲——被政府精心保护的国营企业——这些边缘角色或多或少地被政府忽视,尤其是政府认为它们的存在威胁不到社会主义时。尽管在现实中有着众多的阻碍和政治歧视,中国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城市中的无业居民迅速将他们获得的经济自由转化为企业家精神。逐渐壮大的非国营经济逐渐成为80年代以及之后经济增长最强劲的推动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家领导的经济改革,包括“洋跃进”、“增强企业活力”等计划都没能将国企转化为自由的、有竞争力的企业。
即使是经济特区这个由政府引导的资本主义试验的成功,也体现着第二种改革,即民间改革的边缘化与草根特征。首先,设立经济特区的想法来自于广东省政府,因为当时的“逃港潮”——大量民众冒着生命危险偷渡香港——让地方政府防不胜防,焦头烂额。邀请港商来广东设立工厂,雇用本地工人则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应对偷渡的办法。其次,设立工业园或者经济特区理由在于,在一个社会主义经济之外,进行一场充满不确定性与政治风险的试验。这样,社会主义本身不会受到什么威胁,同时可以在社会主义边缘地带试一试市场经济。
在整个80年代,这些边缘力量在迅速成长,国营企业却在艰难求生。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并不像俄罗斯或者东欧那样在改革一开始便饱受经济衰退之苦;总体经济自改革伊始时就一直维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国营企业面临的困境越来越严重。当在国家保护下享受特权的国营企业日益式微之时,非国营经济却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