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9)

菲尔打开了他间谍皮革的黑色公文包。“这里,”他一边说,一边递来了一份邀请函,“你拿这张吧。”

“谢谢。”杰夫看了看邀请函,注意到了赞助商的标签--酩悦香槟,不错--以及时间。妈的,这时间正好与澳大利亚派对撞车,而澳大利亚派对又与另一个晚宴重合,他在收到澳大利亚派对邀请的时候已经取消了那个晚宴。这又是双年展经历的一部分:没有收到邀请会让你备受折磨;收到邀请呢?又增加了想去比你身体能负荷的多得多的地方的逻辑性困境。

这又是一个信号,说明威尼斯经历已经从这里,从斯坦斯特德开始了:他和斯班德同时在越过彼此的肩膀张望着,想看看还有谁在附近。杰夫在几条马上就要并成一条的队列里认出了好几个人。打着手机、胡乱翻着手提袋、掉出了打火机和护照的是塔特现代艺术的玛丽·毕晓普。她身边的男人--奈吉儿·斯坦--弯下身帮她捡起了所有东西。杰夫朝他们招了招手。事实上,当他四处张望的时候,看到了有很多他认识的人,而他们又都在朝他们认识的其他人招手。

虽然拥挤,队列还是移动得很快。杰夫惊讶地注意到登记手续窗口上的标语:“天气航空:我们一点都不操他妈的在乎你的旅程!”字体相同,写在同样的黄色背景上,与航空公司的其他图案也一模一样,然而没有一个其他柜台有着同样的有趣改编。走得更近些,他看到这个标语被贴在了原有的标语上,如此微妙、聪明,让人难以发觉。考虑到这一定是快速完成的--飞机场,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不是突袭颠覆或是恶作剧艺术最容易袭击的地方--这个行为十分让人惊异。也许这甚至可能是班斯基的作品。或者,在艺术合作的精神指导下,和随着令人啼笑皆非的品牌意识的提高,航空公司也成为了合作方,由它去了。然而不管怎样,这的确是个恰当的评价。像瑞安或易捷这样的航空公司试图标榜自己不是破烂航空,而天气航空也沾了它们的光。你看见的就是你得到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你得不到的。航行预算被缩减到了极限。他们剥夺了所有让飞行稍感舒适的东西,只留下一个总体来说令人不快的从A点到B点的过程,尽管你经常会发现B点其实并不在B点,而是在邻城C,甚至是邻国D。

斯班德成功地签到了票。从柜台返回时他说,他们会在另一头再见的,好像他们马上要穿过冥河一般。杰夫走上前,递上了护照,回答了关于安检的问题,并说他并没有行李包要托运。柜台服务员要求看他的手提行李。他提起了两个手提包里小的那个,于是她让他签入了。很注意地护着那个大包不让她看到的杰夫往安检和护照检查的窗口走去。他没有什么大理想,他的人生就是由这样一些小胜利和小成功组成的。他避免了托运行李,因此也在另一头省下了无法计算的时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