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去印度》鹿野苑的故事与遗迹(1)

鹿野苑的故事与遗迹

鹿野苑位于印度“圣城中的圣城”瓦腊纳西的郊外,本名萨纳特。

地图上讲距离10 公里,其实已经与瓦腊纳西连成了一片。这里除了鹿野苑遗址、博物馆和泰国、缅甸、中国等佛教徒修建的寺庙外,没有多少其他建筑,游客也很少,大概瓦腊纳西吸纳了太多的人气吧。

据佛教《六度集经》载,萨纳特过去有群鹿生活于此,国王经常到此猎鹿。鹿王不忍,向国王建议每日供奉一鹿,避免无量杀戮。某日适逢一只怀孕母鹿进献,鹿王念其一身两命,乃自荐代替。国王深受感动,不再猎鹿,将此地辟为鹿苑。

玄奘在《西域记》中的叙述更为丰富传神,添了不少油盐酱醋。据他说,过去萨纳特有两群鹿,分别归属佛陀和他的堂兄也是死对头提婆达多。国王来此猎鹿,是佛陀鹿王提出了两个鹿群轮流日输一鹿的建议,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某天,轮到提婆鹿群中的怀孕母鹿进献,她向提婆鹿王哀求未果反遭怒斥,就向佛陀鹿王求救。佛陀鹿王叹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之子!吾今代汝。”

佛陀鹿王进城自献,一路行人传唱,国王闻听,犹自不信,待其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之后,叹道:“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从此放了众鹿,辟地为诸鹿居,鹿野苑由此得名。

也许天意使然。鹿野苑的这些传说,恰恰暗喻了佛陀自度度人的教导:鹿王舍己救人,最终不但拯救鹿群,自身也成仙得道,被千古传诵。

只是,据季羡林考证,传说中的那个提婆达多完全是被冤枉的,他只不过在当时和佛陀持不同的信仰、在争取信众方面有些利益冲突罢了。玄奘借事譬喻,埋汰提婆达多,在《西域记》中随处可见。想方设法涂脏抹黑、败坏竞争对手的形象,这种做法尽管可以理解,仍是小道,应为佛陀所不为吧。

走进鹿野苑遗址,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阿育王所修的昙麦克塔。这座塔总高44 米,石基砖砌,圆形,上下两层,下层直径达28.4米,上层略细。塔身有众多佛龛,但佛像遗失。塔身八面雕刻了精致纹饰、花鸟人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