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提纲
最后,我们谈一下本书的结构。在讨论的九个城市中,我们试图呈现每个城市是如何发展和繁荣某种公共的城市精神的。我们将个人对这些城市的亲身经历和情感进行了一些理论化处理。从对自己身份认同产生最大影响的城市开始,即耶路撒冷(艾维纳)和蒙特利尔(贝淡宁),然后转向在影响我们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城市:新加坡、香港、北京(贝淡宁)和牛津、柏林(艾维纳)。这些章节是由受到这些城市精神影响最大的作者所写。最后一部分讨论了对我们个人身份认同并不很重要的两个城市巴黎和纽约,着重探讨我们认为非常重要、能教导我们如何维持某种气质精神的东西。这两章由贝淡宁所写,但吸收了艾维纳的众多注释(巴黎)和早期文章(纽约)。
第一章,“耶路撒冷”,讨论了宗教信仰问题。毫无疑问,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宗教。正如耶路撒冷许多居民的生活方式所呈现的,宗教可能是精神的、温和的。但这个城市常常被民族群体、种族群体,或者每个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撕扯得粉碎。而且,耶路撒冷被认为是一神教的中心。不过,宗教常常堕落为信奉多神,把石头和建筑神圣化,以上帝的名义让人做出牺牲或者被杀。艾维纳在最后采用乐观的语调,暗示指出返回信仰的一种方式。
第二章,“蒙特利尔”,讨论了语言在经济意义上和归属感上的价值。这种议题,往往导致像蒙特利尔这样的多语环境下的社会冲突。贝淡宁讨论了蒙特利尔语言冲突的历史,和该市如今采取的相对来说和平互利地解决语言冲突的办法。无论说法语者还是说英语者,都对双语的价值感到自豪,这种强调语言价值的模式或许值得其他多语种城市学习。
第三章讨论了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唯一大城市,新加坡在1965年被踢出马来西亚联邦之后不得不从事国家建设活动。政府推动了旨在构成国家认同的三个价值——物质生活富裕、种族多元化和贤能政治,这些实际上破坏了国家的团结,导致了极端的个人主义。本章的最后描述了贝淡宁最近对新加坡的访问,他意外地发现在过去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新加坡在国家建构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第四章转向香港,中国内部的“特别行政区”。因作为殖民地前哨的早期历史,香港幸存下来,凭借其自由市场的意识形态有时候还很繁荣。在某些方面,自由市场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不符合现实:香港的成功部分可以通过这个事实来解释,即政府推行了一种“带有儒家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存在被广泛共享的儒家道德观,即优先考虑家庭成员和其他社区而不是个人的自我满足。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仍然是让香港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的骄傲之处,但香港式资本主义并不是建立在自我利益或是享乐主义追求之上的。
第五章集中谈论北京。与上海和香港不同,北京一直以政治城市而自豪。但这个城市的政治史并不一直是按计划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这是错误地应用马克思历史论的关键教训之一。在本章的第二部分,贝淡宁讨论了中国当今政府通过在北京的政治象征手段,让中国人去政治化的努力。贝淡宁在结尾对儒家政治传统如何影响北京以及整个中国的未来作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