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对历史的研究态度。期间曾国藩编著《经史百家杂钞》一书,而曾国藩让李鸿章参加了校订工作。通过这次工作,本喜史书的李鸿章,更加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领悟到很多朝代盛衰的道理,让李鸿章感悟颇多,修养提升了一个档次。
李鸿章晋身进士后,曾国藩甚是高兴,他将李鸿章、郭嵩焘、帅远燡、陈鼎四人列为“丁未四君子”,对他们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仕途腾达。和老师的升迁之路一样,如果想飞黄腾达还要面对朝考这一关。李鸿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步步紧随才能不落人后。李鸿章一路上顺风顺水,朝考成绩不错,被授翰林院庶吉士,而后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在散馆考试中顺利突围,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他的官位从正七品起步,而这时的曾国藩也在仕途上撒了欢儿地一路向前。
得道有先后——二品大员VS低等京官
在曾国藩被划为“穆党”之后,他的官运不能用亨通来形容,而简直就是火箭般地往上蹿。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曾国藩被任命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士,从正六品到了正五品。九月,又转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虽然只比开始的翰林院侍讲多了学士两字,但差别可大了,加了学士就成了从四品。没两天又加封文渊阁直阁事,别看级别没升,但文渊阁是皇家图书馆,在那里当差地位还是蛮高的。仅仅两年后的道光二十七年,曾国藩又一次参加了翰詹大考,名次是二等第四名,这样他顺利被任命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侍郎的级别是正二品,曾国藩跃了三级,直接成了二品大员,这样的升迁之路怎能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