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为何如此脆弱》关于道德情感--序李建华教授《道德情感论》(1)

关于道德情感--序李建华教授《道德情感论》

情感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与复杂当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如果我们追问情感究竟是如何在人类道德生活中表现其重要而复杂之特性的,恐怕就会遇到一连串值得正视的问题:诸如,人的普通情感是如何演化为具有特殊价值意义之道德情感的?从爱欲(eros)到爱(love)乃至博爱(universal fratemity),从冲动到激情到豪迈,从欲望到占有到憎恨或者怨恨,以及高尚与卑下之间,热烈与冷漠之间,自傲与自豪之间……其间又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魂牵梦绕?有多少复杂而微妙的中介往返和交织嬗变?也许大多是非亲身感受者所难以全然体会得来的。还有,现代人的道德情感与古代人的道德情感是否已经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改变?若否,是否意味着人类道德情感本身有着某种恒定不变的内在因素?若是,又是什么原因使其发生这种改变的?更耐人寻味的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是否依然如同我们的古代先辈们那样持守着“通情达理”、以“情”为“惊”(荀子)、情理交融的道德心态和伦理情怀呢?现代的道德学家是否还能像他们的古代贤哲那样认真而耐心地观照人之情理、德之心性而不至于执理忘情甚或唯物无情呢?

凡此种种,恐难作出简单且十分肯定的解答,原因在于:现代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有些心虚,少了几分真情实意,多了点孤感和冷漠。或许惟其如此,才使得有关道德情感的当代研究凸显其非比寻常的意义。

我所以作如是观,是由于我自己很长时间以来逐渐积荷着抑或是纯然主现偏执的价值判断和学术判断:从价值学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正在失去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然失却了对人类道德情感生活的本真理解。20世纪最深刻的道德危机之一,是超强工具理性和商业功利主义对人类真实情感生活的挤压和侵蚀,所谓人的异化、物化或商品化,正是这种工具主义和商业性帝国主义殖民的后果。人被无比强大的市场力量所驱使,不得不殚精竭虑地使自身市场化、商品化,人的价值不再取决于道德人格的力量,因为后者无法进人普遍的市场交换(出卖人格的事实仍然缺乏必然而普遍的现实可能性:即便人格的出卖者愿意,其人格买卖交易的实现还有赖于收买人格行为的普遍化,但实际上后者的产生只能是偶然的)。很明显,出卖者的人格并非对所有人都具有交换价值。易言之,由于收买人格不能成为普遍的商品交易行为--对于绝大多数无人格消费需求的人来说,道德人格很可能真的是一文不值,更何况道德人格本身并不能真正市场价格化,它的买卖只能暗码标价--所以,它只对那些恰巧在某时某地某情形下需要某种特殊人格的收买者才有市场意义。比如说,只有在国共两党紧张对峙和决战的时候(不同于孙中山执政时期),只有对自身确实掌握重庆地下共产党重要分子名单且愿意出卖其党性人格的甫志高来说,他的出卖行为才能找到买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