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变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所以,每一种食品都有其一定的保质期。
所谓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规定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下,对该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期限。如超过此期限,按照“食品卫生法”为不允许销售与不能食用的食品。
所以,在购买与食用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其外包装上的标签标注日期是否在保质期内。
1.怎样把握好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保质期是生产厂家根据产品的特点、工艺情况等,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定出的产品质量最后保证期。在标明的储存条件下,保质期内的食品品质应有保证,在此限期内销售和食用,生产厂家对产品质量负法律责任。
在通常情况下,保质期内食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但并不排除因包装不良、储存或运输条件不佳而影响质量,当然也可能出现不法经营者更改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现象。一般来说,食品越接近保质期,其质量下降越明显,如保质期内的瓜子已不香,饼干已不脆,牛肉干已不鲜等,因此,不要等到食品接近保质期时才吃。
食品质量不仅仅涉及安全卫生的强制性指标,还包括其固有的色、香、味、形、营养成分等。如纯巧克力的保质期是6个月,如果巧克力表面出现发花泛白、色泽不一致,含有的脂肪就会酸败,并产生有毒产物。又如肉禽类罐头的保质期为24个月,时间长了,罐头内壁涂层会脱落,出现异味,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
定型包装食品一旦打开,保质期将大大缩短。因为开启包装后的产品已非原来出厂时的面貌,也达不到“原装”的各项要求,由于外界的空气、水分、细菌随之而侵入,不但使细菌数迅速增加,而且还加速了食品的氧化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至少口味会变差,重者会使食用者出现中毒症状。以饼干为例,一般塑料袋装的保质期为3个月,打开后就很容易吸湿变质,保质期也应相对缩短。因此,定型包装食品最好一次性吃完,如果吃不完,应先将要吃的部分倒出来(不要用手、嘴接触剩余食品),及时加盖或将袋口多次折叠后用夹子夹紧,存放在干燥、低温、避光的地方,原包装内的干燥剂、抗氧化剂等仍应放在袋内。
值得提醒一点,打开包装后的定型包装食品如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厂方不负责任,消费者对此应引起特别“关注”。
2.食物放进冰箱并非完全保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做好食品保鲜,大多数家庭都是采用了冰箱冷藏保鲜的方法。并且,还认为把平常买回来的各种食物,只要塞进冰箱就是万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