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本性是如此热爱自己的家庭生活,这种本性往往在他进行完紧张而繁杂的公务活动之后的闲暇时间表现出来。即便是在他已经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的时候,他的家庭中也并非一团和气。他的第二任妻子婚后几年都不曾生育,而且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到了1879年,她的身体就彻底垮掉了。在他人的劝说之下,李鸿章将一名曾得到过马根济医生帮助的英国女医生请来,而马根济医生则是英国人设立在天津的一家慈善救助机构的成员。结果,他的妻子的疾病得以治愈,李鸿章也由此更加笃信欧洲人的医学水平。他特意聘请马根济医生和欧文医生为自己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做常规性检查和护理。这种大胆的行为证明他对欧洲医学的信任。而这位欧文医生甚至后来还曾在李鸿章去国外游历时,以私人医生的身份陪伴着他。
李夫人在接受治疗后不久就当上了母亲,这使这位总督大人极为高兴。在此之前,为了作好给李家延续香火的思想准备,他已经收养了自己的一个侄子,并为其起名李经方。这个孩子是他的那位已经去世的哥哥李肇靖的儿子,后来成为李勋爵。他历任中国驻伦敦大臣、中国驻东京大臣和一些其他职务。他在清朝统治时期的政治方面,以在外交纲领上赞同日本反对俄国而众人皆知。清廷覆灭以后,为了在1911年至1912年这段充满危险的革命时间里寻求安全的庇护,他隐居在大连。纵观他的一生,在政治上缺乏工作能力和创造性使得他并未作出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他在政务的处理风格上继承了其养父的精明,却缺少他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但一般的报告中,他被写得也好像他的养父一样有着攫取的特别爱好,而且在此类事情的处理上同样谨小慎微,其采取的行动方式也尽力避免任何对于李家不利的举动。在这一点上,他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他认为代议制和共和制的政治体制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由此他预见到了孙中山提出的整治方案不会成功。此外,他还目光长远地看出孙中山的政府一定会遭遇军事独裁的结果和社会民众性的叛乱。
如果要研究李鸿章的一生和他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关于其直系的子孙后代的记录,而这种研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甚至比研究李鸿章和他的长辈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如今的作品,大多对官方的记录和李经方、李经迈、李经義等的私人传记作评论性的解析持有反对意见。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位总督的儿孙辈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文学领域和政治领域达到和总督本人比肩的水平。
这个家族所抱有的巨大的政治资本和实际财富,特别是杰出的智慧在中国差不多已经达到尽人皆知的地步。然而对于今天整个帝国都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局之中那惴惴不安的状态,特别是好像每个事件都发展到了与这个帝国预想的结果背道而驰的方向,广大民众也更多地对帝国的想法和做法抱有苛责的态度而非同情,这种种的情况都使得以李鸿章的后世子孙为代表的中国官僚体系的政治观点显得如同一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虫鸟的鸣叫。即便是国家正在遭受痛苦,她的领导者( 即维新派的“知识分子”和原有的政治官僚们一样 )仍旧进行着肮脏的斗争,其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金钱、权势,就是为了获得领地,而且无休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