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李家后代并没有能够继承前辈所特有的卓然不群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倘若是李鸿章在世,面对这种情况,他一定能够预见到这些职业官僚无休止的自私谋利和妄图恢复帝制的行为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无结果的惨败和更为深重的危险,而且他也会用自己的力量来阻止这种危险的发生。就如同在欧洲战争中表现出的状况,由于今日之中国难以在边境上找到任何均势的力量平衡带来的保护,这也正暴露了今日之中国最虚软的弱点。
面对这种情况,李鸿章曾经采取的办法和消极抵抗的措施已经不足以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事实上,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想要推翻帝国的人之中,没有一个人有真正的治国之才,当然他们也没能作出任何能够压制党派争斗来保卫国家共御外敌的举动。相反,他们的软弱和守旧给外敌带来了更疯狂侵略的勇气,外敌利用这个时期国家的纷争和混乱的局面,让这个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希望永远地破灭了。这些新成长起来的政治阶层表现出的图谋私利、贪赃枉法的野心而建构起的政治操守也让外人一览无余。
从革命发生以来,除了一两位家庭成员以外,李氏家族其余的家庭成员都作出了为了保留家族原有的地位而进行的努力和活动,而此刻他们却忘记了他们更应当为之努力保护的祖国。此刻家族成员显然已经分成两派:其一是传统守旧的一派,他们对中华民国的共和制度蔑视而充满敌意;另一派则对袁世凯妄图称帝的行为持有极其反对的意见。用具体事例来说,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曾是清朝统治时期的著名人物,特别是在维也纳与那些财政家和军火商人比肩而立的时候更显示其重要地位。1911年,他对排满运动表示出不满和反对的态度,而且和弟弟李经初都对袁世凯怀有敌意。而李经方等人却反对任何没有通过强势军事力量而获得的政权,原因就是“没有顺应天命,没有接受天命的委托”。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李经方从来都是对正统的坚定捍卫者,然而这种捍卫用1900年赫德爵士的话语来评价,就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功业。而在中国经历了繁乱的内部纷争之后,摆在中国面前明显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是由外国人来对中国进行统治。
李鸿章的长子李经述在他的父亲过世三个月之后也撒手人寰,这个时间与慈禧太后于1902年1月逃往外地而后又返回的时间基本吻合。李经述的去世并非像一般的官方评论描述的克职尽孝,相反却是生活习惯上的放浪不羁造成的。李经述的长子李国杰承袭了家族的爵位,最近还担任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1912年,他反对建立共和国,同时他也对由袁世凯的支持者和朋友们提议建立的君主制持反对意见。最近他的弟弟李国运也在北京,他是清帝退位以后治理广州的非军人总督,却又与前不久刚刚发迹的军事都统龙济考不睦。而这个原因也让他最终辞掉了这个危险的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