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1.3 东方的终极实在:印度、波斯和中国(9)

佛陀,《燃烧经》②

世尊对比丘们说:

“诸比丘,一切在燃烧。诸比丘,如何为一切在燃烧呢?

“诸比丘,眼在燃烧;色在燃烧;眼识在燃烧;眼触在燃烧;缘于此眼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

“以何燃烧呢?

“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耳在燃烧,声在燃烧;……鼻在燃烧,香在燃烧;……舌在燃烧,味在燃烧;……身在燃烧,触在燃烧;……意在燃烧,法在燃烧,意识在燃烧,意触在燃烧,缘于此意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

“以何燃烧呢?

“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诸比丘,多闻圣弟子如此观察,则厌离于眼,厌离于色,厌离于眼识,厌离于眼触,缘于此眼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于彼也厌离。诸比丘,多闻圣弟子如此观察,则厌离于耳,厌离于声,……则厌离于鼻,厌离于香,……则厌离于舌,厌离于味,……则厌离于身,厌离于触,……则厌离于意,厌离于法,厌离于意识,厌离于意触,缘于此意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于彼也厌离。厌离而离贪,以离贪而解脱;于解脱而有‘我已解脱’之智,他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当此解说正被宣说之时,那一千位比丘心无执取而从诸漏解脱。

◆佛陀认为,执或欲是苦之根源。那么执与欲有差别吗?它们每一个是如何使我们受苦的?

◆人没有了贪,就真脱离了苦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