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报国:何思源传》第三章 冠盖京华(22)

3.风雨五四

从1840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到1910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在屡次交涉中华民族权益的外交场合,留下的都是痛苦和无奈。中华民国建立了,从袁世凯到北洋军政府,这种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德国代表团在巴黎东北部康边森林福煦将军的车厢里,接受了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中国政府也是属于协约国一方的战胜国,只不过没有派遣军队参战,只是让一些农民出身的华工在法国挖战壕,但胜利的消息传来,大总统徐世昌还是率文武百官和各国公使举行阅兵。11月14日至16日,北京各高校放假三日庆祝,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搭起台子,进行演讲。中国人在鸦片战争后次次吃败仗,中国这次胜利了,人们想借此机会收回以前失去的利益,特别是被德国侵占的利益。蔡元培说:“现在世界大战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另用光明主义来代替他。”当时有一句话:公理战胜了强权!

于是,人们把在北京东单立的克林德碑这个中华民族的耻辱改为“公理战胜”,迁移到中央公园。

克林德是德国驻华大使,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枪杀,这成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在《辛丑条约》中第一款就是对克林德被杀赔礼道歉。并且克林德碑文镌刻的是清政府对克林德的吹捧“德国使臣克林德,秉性和平,办理两国交涉诸务,犹为朕心所深信。乃本年五月,义和拳匪阑入京师,兵民交讧,竟至被戕殒命。”这是记录中华民族耻辱的碑记,中国成了战胜国,怎能不把它摧毁呢?陈独秀描写克林德碑被拆毁时人们兴奋的心情:“万种欢愉声中,第一欢愉之声,便是‘好了,好了,庚子以来举国蒙羞的石头牌坊,已经拆毁了’。”

公理真的战胜强权了吗?中国是战胜国,自然要把被德国侵占的领土要回了。战败国的特权应该被收回,人们要求在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提出“还我青岛”的提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