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报国:何思源传》第三章 冠盖京华(23)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国内的报纸舆论认为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能与“英法并驾齐驱”,然而,1月18日的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开幕,32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但代表被分成了等级,会议由英、法、美、意、日等国控制。

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了七项希望: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退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在欧洲的留学生觉得此七项并不完全,特向中国代表团要求必须提出废除二十一条(1915年5月25日的中日协约)及换文的陈述书。

中国的梦幻再一次被无情的击碎,中国的两项议案一拿出,就被最高会议拒绝,认为这不是和会的议程。

战败国德国在巨野教案后占领的山东所取得的特权应该取消吧,但是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提出事先准备好的日本政府宣言书,声称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均应无条件让与日本。日本代表拿出了所谓的中日“成约”,即二十一条。这是日本人以支持袁世凯当皇帝为条件强迫袁世凯承认的,但袁世凯只坐了八十三天皇帝,在人们的唾骂中死去,而段祺瑞政府在向德国宣战时,向日本大量借款,日本政府就以借款为条件,要求以条约的形式确定日本对德国在山东权益的继承,并且在二十一条外增加条款,中国参加对德国宣战,不但没有将山东收回,反而丧失了更多的权益。

4月30日,英法美三国议定(邀日本代表参加)巴黎和约中对山东问题的条款,日本全部接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连中国代表给北洋政府的密电中也说:“此次和会条件办法,实为历史所罕见。”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却像一个战败国被任人宰割处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