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何方华进入以徐悲鸿为系主任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吴作人、傅抱石、黄君璧、陈之佛、张书旂诸大师,学习西画和中国画。1942年毕业后,一直在成渝两地高校任教。他在艺术追求中,数十年如一日,尊重传统,推陈出新,以意运法;不求奇险,但见真率;不慕古拙,只求清新。画风平淡质朴,妙造自然。他兼长工笔和写意,尤长于翎毛,以形写神,得生动活泼之趣。画花似闻香,画鸟如欲语。其作品功力深厚,取材广泛,随意通俗,察物精微。虽是一花一草,常人视若无睹,但经他察觉就成绝好题材。特别是所画牡丹、麦子、燕子、小鸡、葡萄等独具风格,并且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情和景、诗与画的统一。
评论家认为,何方华在花鸟画创作中的另一特点,就是拓展了创作题材。他把厚皮菜、冬瓜、茄子、水稻、小麦等都引入了自己的作品。其画通俗而不庸俗,平易中寓高雅,简练中见丰富,质朴中寓精美,充满生机活泼的感情和乐观积极精神,使人增加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乐趣。他又总结教学和创作经验,编写了《墨竹画法》、《墨兰画法》(均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怎样画鸡》、《怎样画燕子、麻雀》、《怎样画黄鹂、鹊鸽》、《怎样画相思鸟、蜡嘴、灰文鸟》(均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何方华画牡丹》(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以及《何方华画集》(重庆出版社出版)等。
刘氏夫人在“文革”中去世。关于何方华的童年,何兹全在《怀念仙槎大哥》中有这样的记述:“我和仙槎大哥家都住在菏泽城里西当典街路北,两家只一墙之隔。但1915年他到北京念书的时候,我才五岁。他父亲比我父亲大,我叫他妈大娘(伯母),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大娘老背着她孙子方华在家门口来回走,背都弯得朝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