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报国:何思源传》第三章 冠盖京华(1)

第三章 冠盖京华

1.求学如坐春风

1915年春天,迎着漫漫黄沙,何思源从鲁西南老家来到古都北京,他的先祖在明清都有在朝廷做官的官员,中间败落。而今,他怀着求学深造的兴奋心情,一路步行走到故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

当时的北京大学正处在频繁更换校长的时期,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3日开办,是维新变法的产物,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为立学宗旨。初拟设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等10科,以达“总古今,包中外,该体用,贯粗精”之目的。招收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生入学。戊戌变法失败后,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每堂也仅有10余人,性质仍与旧式书院相近。1902年复校,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是一所文理科综合大学。1912年5月15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它虽是维新的产物,但刚开办时,从总管、教习乃至学生多是官场中人,学校还是一派腐朽的气息。学生虽然年轻,但多是青年官员和王公贵胄子弟,一些教员的官阶还没有学生高,于是上课时,课堂上满是“大人”、“老爷”的声音;而在上体操课时,教官必须是规规矩矩地喊口令“老爷开步走”、“大人向左转”。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不再是中华民国的总统,而宣布接受帝位。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正式当上了皇帝,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将民国五年改为洪宪元年,何思源再一次成为皇帝统治下的子民。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在一片唾骂声中,他病恨而死。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黎元洪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开始了人生最为辉煌的历程。

读书导航